标签:
杂谈 |
继两天前的戴校长讲座之后,今天(7月22号)又一次迎来了我充电学习的机会,暨参加连山区“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进课堂”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的会场设在了葫芦岛市第六初级中学的大阶梯教室,偌大的教室座无虚席,两侧及最后排座位的后面都摆满了凳子并坐满了教师,(本因去得不太早而只能坐凳子的我,“捡”了个正座),可见老师们的学习热情之高。本次活动由戴校长主持,比起他的讲座和家长课堂,戴校长的主持少了些风趣幽默,更多了些正式和刚劲有力,接下来上午3个小时的精彩讲座是由河南信阳春华学校的吴迪校长为大家带来的。3个小时,中途没有休息,没有停顿,没有喝一口水,有的是吴校长的行云流水,侃侃而谈,有的是与会同行们的专注聆听。这不禁让我对吴校长肃然起敬!
而让我更生敬佩之情的还是吴校长的讲座内容。她在7年时间内打造出一所全国名校,这与她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她敢于改革,彻底地改革,跟老师们不要文化成绩,只读经典!只读经典!只读经典!不仅孩子们读经典,老师也要读经典,并做好全程规划,每天打卡!
吴校长从五大方面分享了把春华学校打造成经典文化进课堂的全国名校的具体做法。第一,营造校园国学氛围。大厅文化,楼梯文化,走廊文化,用心的春华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开展国学教育的角落。第二,提升教师国学素养。她们具体的做法是:悟经典,修身心。走出去,带回来。请进来,促提升。成立明德国学社。第三,开启学生国学智慧。首先,选择经典阅读书目。一年级读«论语»和«大学»各100遍,二年级«中庸»和«孟子»各100遍,这样一二年级就把四书读完了,接下来,三年级读«老子»和«庄子»各100遍,以及«上下五千年»,四年级是对四书和«老庄»的包本验收,再读唐诗宋词三百首100遍及历史故事,五年级«诗经»«易经»各100遍,最后的六年级对五年级内容包本验收,同时读«古文选»100遍,并穿插阅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这里吴校长还提到一个黄金记忆阶段那就是13岁之前,而经典读书方法就是诵读100遍。其次,保证经典阅读时间。春华学校每周一,周三,周五的第一节课都是全校师生经典诵读课时间,并且前三分钟是心灵成长课,在轻松愉悦的音乐中教育学生感恩书本,陶冶情操。还有晨读午诵,课间诵读,午间读经,亲子共读,周六公益读书会,节假日读经等等。再次,检验经典读书效果。建立国学班家长群,每日视频或音频打卡,彼此鼓励,阅读检验试卷,写读后感,制作读书卡,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提名包本背诵春华第一人,颁发证书,贴喜报,微信群报喜,写«弟子规»践行记录,每日弟子规力行语等等。第4,践行经典读书活动。第5,开设开设国学特色书法课堂。第四,建立家长国学课堂。
吴校长花费了3个小时的时间来讲这个读国学经典,那么读经典到底有什么好处呢?通过这次培训,个人觉得读经典的好处太多太多,比如读了经典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修其身性,学会感恩,心中有爱,就像吴校长所说,即使是差生,在读了经典之后,他的差也和之前的差不一样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