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垃圾成宝《泉城晨话》第492期

(2025-09-28 10:56:52)
标签:

原创

杂谈

分类: 原创

垃圾成宝《泉城晨话》 第492

杨延斌

十五年前,我曾为城市垃圾瞎操过心,并且认为那些垃圾除了烧就是埋,所谓的垃圾发电,只是个噱头而已,我认为没啥大指望。那年我看了三四遍纪录片电影《垃圾围城》,还把银幕上的一段文字记录下来。抄录如下:伴随着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挑战。在垃圾围城形势日益严重之时,大量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和乡镇城市化让垃圾问题也向更广大的农村快速扩展。为破解垃圾围城,一些机构正进行着各种探索和尝试。

影片以成都每天产生5500多吨生活垃圾为例,只有少部分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大部分或烧或埋。据国家统计剧统计,660个城市,当年一天产生1.2亿吨生活垃圾。

我曾认为,所有城市将在垃圾面前败下阵来。不只我对处理垃圾持悲观态度,估计很多人都这么想。

城市化发展得越快,垃圾侵蚀城市的速度就越会加快。我没见过大自然的山能天天长高,却能看着城市的垃圾山快速增长。十几年前,我对城市垃圾处理是不看好的!

那部《垃圾围城》电影,拍摄背景是15年前的北京。那时我悲观地想,要不了多少年,多数大城市就得被垃圾围堵成“半身不遂”。

那部电影拍片前,导演说北京每天产生3万吨垃圾,相当于1500辆重型卡车装载量,即便11座大型填埋场24小时连轴转,也只能消化2万吨垃圾。那些消化不了的垃圾,就像潮水疯狂吞噬北京城的坑塘沟渠,甚至损毁城市有效面积。

所有大城市都上演着同样剧情。如果把那种剧情推演到现在,各个大城市的垃圾,以及衍生出的沼气、毒气,会吞噬多少城市面积!我觉得城市垃圾就是不会炸响的核弹,或者是不拿刀的城市“屠夫”。反正我对城市垃圾的担忧,不亚于对战争的担忧!我曾经想过,我们不会再被任何敌人占领,但垃圾是无法战胜的“敌人”!

 有句话叫风水轮流转。15年之后,城市垃圾却不够烧了!这让我又一次想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个著名论断。现在的城市生活垃圾,不仅不再是城市“杀手”,反而成为再生资源!如果不是看了可以信赖的李小萌视频,我如何也不能往这方面想,更不敢相信。

就在十几年前,城市之间如果相互偷偷倾倒垃圾,说不定会引发多大矛盾!即便每吨垃圾倒贴100元钱,对方也绝不敢接收外来垃圾。一晃多年过来了,各大城市不但没被垃圾拖垮,反而垃圾都不用了!这种感天地泣鬼神的操作,还得感谢一个叫杜祥琬的核武器专家。

为了抢到垃圾,竟然给物业公司支付垃圾介绍费每吨50元。帮助把垃圾运出去,还能拿回扣,这种剧情就是科学家导演出来的。我们先要记住一个人的名字,他是国家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杜祥琬是研究核武器的开国元勋,退休之后不搞核武器了,却操心起城市的垃圾问题。2017年,他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无废城市方案,大胆提出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金山银山,一吨垃圾充分燃烧,能发五六百度电。一个几万户家庭的中小城市,靠一个中型垃圾焚烧厂就可以解决用电问题。这是多么令人精神振奋的好消息呀!

一场垃圾攻坚战拉开序幕。众多科学家、院士投身其中。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启动,其中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达50%以上,东部地区达60%,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

焚烧垃圾的技术要求太高,点火容易,如果边烧边污染,跟释放毒气有啥区别?焚烧垃圾会产生致癌物二噁英,它释放的毒性比砒霜高900倍。这是世界性难题! 

李小萌视频说,1985年,深圳清水河垃圾焚烧厂,引进日本三菱焚烧线,之后发现环境受到污染,至今还在治理中。

杜祥琬推动下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们,向二噁英发起挑战,攻克了世界性焚烧垃圾的难题。只要把燃烧温度控制在8501100度之间,二噁英就可以分解,再通过化学反应变成无害物质。

垃圾处理体现的就是社会制度的优越,一个团队,一个市,一个省,甚至倾一国之力,可以集中攻克一个难题,我真的认为这是别的制度无法比拟的!

浙江大学陈可法院士,长期致力于能源清洁利用领域的研究,针对我们国家垃圾成分复杂热值低的特点,他带领团队优化了硫化床焚烧炉的设计,促成我国第一台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锅炉的成功投运。这个成果让垃圾在炉内充分燃烧,大幅提高了燃烧效率,为中国的垃圾燃烧技术从无到有,奠定了基础。

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带领团队攻克了烟气净化关键技术,解决了垃圾焚烧二次污染问题,他研发的新型脱硫脱硝技术,高效除尘技术,被应用到全国众多垃圾焚烧发电厂,让垃圾焚烧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大幅降低,更让我国超半数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的指标优于欧盟标准。

同济大学赵有才教授,在垃圾填埋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领域成果显著,他研发出一项新技术,将填埋垃圾稳定化时间从50年缩短到10年,剩下的不可降解物,还能转化为建筑材料腐殖土。武汉、天津等地示范项目应用了这个技术后,每年可以处理15万吨10年沉的垃圾,而这些陈年垃圾制成的建筑材料每年出口创汇高达800多万美元。

锅炉曾经是我的专业,我对燃烧感兴趣。你读此文只记一点:城市垃圾不会再污染侵蚀城市!

 

                       2025924日于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