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屋//《泉城晨话》//第306期
(2024-11-09 06:00:35)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盘活闲屋//《泉城晨话》//第306期
杨延斌
贾先生真应该被授予热心市民或者模范公民,他又提供一个就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的话题:把应对重大卫生事件时遗留下来的简易小房子利用起来,以把社会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你说这样的市民是不是很招人稀罕?
贾先生所指的简易房,就是2023年1月份之前,政府为应对病毒检测而遗留下来的小简易房子,小房子的大小大概有五个平方。每一个居民小区都遗留下两个以上这样的简易房。假如是你家的我家的,花了钱却白白闲置浪费,你心里窝囊不窝囊?可惜不可惜?会不会绞尽脑汁把它利用起来?
可是那些无计其数的小房子,已经闲置近两年了。那些能决策建这些小屋的人,你们大把大把地把国家的钱花出去了,病毒却悄悄地溜走了,尽管算不得决策失误,但毕竟把活钱变成一个个闲置没用的小屋,这种不可预测的浪费,也着实让人扼腕惋惜。
我想质问相关人员,你们想到过把国家这一大笔资金损失挽回来吗?
要我说呀,决策者但凡心疼国家的钱白白浪费,就一定能想出挽回损失的办法来。问题是损失再大,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钱,就是造成再大损失也无关个人痛痒。没了责任担当,面对国家再大的损失,决策者只会麻木不仁!
贾先生呼吁有关部门,要设法让这样的简易房发挥作用。我也建议要把闲着的小房子利用起来。而且只要走走心,想想招,就能想出挽回损失的办法来。
想干的事儿,办法一定比困难多,不相干的事儿,眼前都是不可逾越的困难,这完全是个良心活!
贾先生提供这个话题之后,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就有意一趟趟走到各个小区,边看一个个小屋边琢磨:每一座小屋的模样、大小都一样,而且都有空调,桌椅,现在却被当成了闲屋废屋(有人还叫它鬼屋)。这么巨大的社会投入真就像打了个水漂吗?为啥不让它发挥作用活用起来呢?
经过和贾先生沟通探讨,我们认为完全可以让小屋在各个居民小区“活起来”,而且能“活”出精彩来。
我默默算着一笔账:全济南有多少个的居民小区?全山东省有多少个居民小区?全国有多少居民小区?每一个小区都有两个简易小屋,就算一个小屋造假一万元,全国加起来是不是一笔天文数字开销?这钱是政府花的不假,但花的也是纳税人的钱,消耗的也是社会财富。这么巨大的社会投入,岂能眼看着白白浪费?相关部门为啥不开动脑筋,让死屋变成活屋,直到慢慢收回巨大成本。这种想法绝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努努力就能实现的事儿。
按说花出去的钱就像泼出去的水,它为检测病毒而建,而谁也没法预测病毒到底能肆虐多久。可恨的是病毒太诡异,好像故意和人拧巴着来,没等建成的小房子使用几个月,病毒却悄悄销声匿迹了。这么巨大的社会投入,真要是任风吹雨淋下去,慢慢真就成了垃圾一样的废物。
其实要放任小屋废掉,还是让千千万万个小屋发挥作用,就是个脑筋急转弯问题。事情明摆着,任其闲置下去,小屋和小屋里的空调将一文不值,而尽快利用起来,既解了一部分人的生计困难,有可能用不了两年,就能收回国家的投入。假如收回成本后继续发挥小屋的作用,还能让国家投入产生附加值,你说何乐不为之呢?试问,小屋要是哪个人的,还会这样闲置下去吗?
其实小简易屋的用途很多很广,比如可以廉价出租,如果年租金五千元,两年不仅仅收回了成本,还能解困于千家万户。比如可以让小房子变成奶屋、饮品屋、配钥匙屋、修鞋屋、彩票投注屋、小食杂屋、蔬菜屋、煎饼屋、包子屋、馄饨饺子屋、油条屋、快剪屋、修脚屋等等等等。反正小屋的用途多多,假如月租五百元,想租的人一定大有人在。
不管社会多么发达,修鞋、配钥匙、修脚挖耳、快剪这些传统个体职业,永远是居民的必须,而这些本小利小的小买卖,租门市挣不会租金,不租门面就没有立足之地,整天和管理者“打游击”。关键是小区居民的日子里离不了这些行当,比如贾先生和我,都曾有过想配一把钥匙找不到地方的经历。
不是小屋子闲着没用,而是相关人思路灵活不灵活的问题;不是花出的钱泼出的水收不回来的问题,而是想不想收、怎么收的问题,也就是责任问题、良心问题!
用租赁的方式盘活体量庞大的小屋,还有潜在的重大意义:要和租赁者签订一个协议,一旦再发生社会性病毒流行事件,就把小屋使用权暂时收回来,这样,既避免了浪费社会财富,又确保了建设小屋的初衷不变,这可是两全其美的事啊!
我自以为这是个颇具建设性的好主张,希望决策者能为此费费脑细胞!没准儿哪个决策者采纳我和贾先生的建议,还能逮着一个创造政绩的机会,为此得到荣升也是有望的,哈哈……
2024年9月7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