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延斌_水务
杨延斌_水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45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善村医//《泉城晨话》//第294期

(2024-09-26 09:07:25)
标签:

原创

杂谈

分类: 原创

大善村医//《泉城晨话》//294

杨延斌


今天一大早,住在夏津康泰颐养院颐养晚年的王永振老先生发来一篇聊天记录,同时留言说:“杨老弟,能否把这个话题写篇《泉城晨话》?”我一看内容,是关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赖村镇的乡村医生黄月明,为了打消欠下医药费的村民就医顾虑,毅然决然地一把火烧掉38年积攒下来的12万多元赊账单。这件事岂止在当地引起轰动,也在全国引起热切关注。

我早在710 日的冯站长之家早新闻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就为之一振,当时就涌起要写篇《泉城晨话》的冲动。无奈我要说的话题太多,并且感觉哪个话题都重要,关键是有时一天能接到几个好友推荐的话题,所以就把黄医生烧欠条的话题压了下来。多亏王永振老人今晨提议,我决定立刻打开电脑,题目瞬间浮现脑海:《大善村医》。

我认为在当下医患关系局部紧张的客观形势下,黄月明医生的大义善举,在全国具有垂范意义。因为有些医院别说不允许患者欠钱,几乎沦丧到了交不上钱就停药的地步。相对于黄月明医生的大善大爱,有些公立医院的决策层应该掂量掂量了!

综合多家媒体消息:78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赖村镇中心卫生院贴出《致全镇广大村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内容是赞扬乡村医生黄月明,为了打消多年来打下欠条的村民看病顾虑,决然烧掉12万多元欠条。黄医生的侠义善举在当地引起巨大轰动,闻者无不为之惊叹!

黄月明医生生于1965 年,自幼跟着父亲学习中医药知识,立志终生行医治病救人。1987年,他考取了乡村医生中医医师执业资格,在村里办起了卫生室,很快取得村民的认可和信赖。

乡村有不少家庭困难,甚至无钱看病,黄医生始终坚持先诊疗后付费,村民看病没有钱就赊账(我断定有人恶意欠账),但他从不向村民催要赊欠的医药费。

今年5月,黄月明和妻子梳理欠条才发现,几十年来,村民欠下的医药费欠单已经有5612张,赊账额合计达123561.3元。

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黄医生想到,有些常年有病的村民,可能因为欠医药费,不好意思再来了。他把欠条烧掉并昭告广大村民,就是让欠账者打消顾虑。

烧掉欠条的告示贴出后,有很多人不理解黄月明的做法,认为他的出发点当然是善良的,但也纵容了村民“欠债不还”的赖账恶习,不利于倡导诚实守信的风尚。也有人觉得,黄医生烧掉账单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平均一张20块的账单这么多年都没人还,真去挨家催要也挺闹心,索性把欠条化为灰烬。

猜测也好,疑虑也罢,事实是,有些患者的确生活艰难,且日久天长,有些欠账可能连人也找不到了。黄医生也会分析明白,有些人真还不起,有些人真不想还,有些人真有病却因为有欠账不好再来看病,反正一个林子里害鸟益鸟都有,烧掉欠条也是万般无奈之举。

那可是5612张欠条啊,真去催要,能有多少人痛痛快快还?一定会催生一部分“仇人”。黄医生烧掉欠条,算得上是明智之举。

黄月明毕竟是医者仁心,当他发现有人生病就硬扛时,心里非常难过。为了减轻这些乡亲们看病的心理负担,烧掉欠条也是理由之一。

别以为黄医生是一时冲动,他是深思熟虑后的毅然决断。对于一个村医而言,12万多元可是个大数,他一定也心疼。他把五千多张欠条付之一炬,用难言的隐痛,结束众多赊账者的纠结。

客观上说,黄医生的善举蕴含着无私奉献的大爱,体现了医生对于患者的深厚情谊和责任感。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展现出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他的仁义善举,真像黑夜里的一束光,照亮了这个世界的一隅。

虽然整体实现了小康,但因为贫富分布得不均匀,留守农村的又都是老弱病残,很多人家并不宽裕。黄医生“一把火”,点燃扶危济困的一束光。从这件事的背后,也看出乡村医生的不易和难处。

我觉得这件事,应当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所推动,政府应当增强对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让村民能便利地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如此,也是对黄医生为代表的村医最好的支持。

祈望黄医生的大义善良,能够提升这个社会的温度。但我也不无担心和忧虑,黄医生的无奈之举,正是被欠债不还的恶习逼出来的。五千六百多张欠条啊,38年间咋就没人主动偿还?除了客观上的贫困,当地欠钱不还,这不守诚信会不会形成了一股歪风?

从另一个角度说,平均每张欠条只有20多元,连这点小钱都欠,当地的小康是不是水分太大?

从道义上说,黄医生给那么多人看了病,却有那么多欠款收不回来,让一个为广大村民治病救人的好医生吃那么大亏,正常吗?

2024729日于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