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看事//《泉城晨话》//第202期
(2024-01-19 06:48:48)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理智看事//《泉城晨话》//第202期
杨延斌
几天前,我和朋友在泉城广场附近一个小酒馆小聚。几个人都对湖南一个诬陷案子的审判结果产生兴趣。我们还拿多年前发生在南京的彭宇作比较,认为当年审理彭宇案的那个法官,依据“不是你撞的为什么扶”这种逻辑思维推理,在当时社会道德层面产生巨大影响。
其实法官那句“不是你撞的为什么扶”的诘问,从法律角度是没错的。毕竟法庭是个讲证据的地方,良心和道德都做不了法律的主。而把法官在法庭审判时说的话,拿到社会道德层面给与谴责炮轰,我以为这是对法律的干扰。不管道德有多么正义,在法庭上也替代不了证据。谁让你是在法庭呢,你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就得输官司。
用道德绑架法律,是不理智的。如果是在法庭之外的任何场所,谁要说“不是你撞的为什么扶”,那就真成道德问题了。
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从彭宇案开始,才发生了争执多年的遇见老人摔倒,在不能证明自己是在行善积德做好事的前提下,该不该扶的大讨论。而我认为,这个不该发生的大讨论,促使了整个社会弥漫着心与心的冷漠,更是对文明社会的大羞辱。社会上有老人摔倒了,一个有起码善意的人都会上前扶一把。至于有个别被扶的老人趁机讹人钱财,毕竟是绝对少数。世上还是好人多,这个信念必须坚持。要真是因为发生过讹人现象,全社会就停止行善积德做善事,那才是社会真正的悲哀。
从法律角度说,南京那个法官是在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当然,把那个法官在法庭说的话,拿到社会道德层面做衡量比较,他这个雷顶得有点儿冤枉。这是真正的道德绑架!
正是有个别被摔倒的老人心术不正,才造成好人受到冤枉。我觉得社会焦点应该侧重在科技方面,就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争取把监控措施做到无死角。有了一双双电子眼监控路况,那些有心讹人的人就不得不收敛。
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诈这种雷同的故事情节,在这个社会重复了一次又一次,让人听了耳朵都感觉疲劳,结果都是好人因拿不出行善积德干好事的证据,反被窝窝囊囊受冤枉。因为在法庭上,啥感情包都不好使,甲方指控乙方撞倒了老人,乙方若证明不了不是自己撞倒的老人,法官就得判令乙方担责,这就是法律冷冰冰的残酷性。
前些日子湖南也是有个老太太在马路摔倒了,被一个女大学生发现后,好心打了110,把老太太送到医院,还给垫付了医药费。
是良心不好的老太太起了坏心思,她不仅不感恩女大学生救了自己一命,还把嘴一歪,一口咬定是女大学生把她撞倒的。老人的儿媳妇一听,岂能放过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一时又没有证据证明不是她撞的。那个儿媳妇的依据是,婆婆咬定是女大学生撞的。要不是她撞的,为什么把老太太送到医院还付了医药费?其实,这很符合普通民众的行事逻辑。
只是内心邪恶的老太太吃人饭不拉人屎!比窦娥还冤的女大学生,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被讹诈。你让法官相信谁?先说最后审判结果,老太太的儿媳妇因诬陷女大学生被拘留14天,并赔偿女大学生精神损失费6.8万元。
这个审判的意义在于,不能让行善积德的人白白受冤枉。要让讹人的那个老太太和她的家人,丢钱,丢脸,又丢人。尽管因为那个不善良的恶妇没被刑事审判而令人感到有点儿遗憾,但绝不影响这个里程碑式的审判,给社会带来的正面意义!
有人说这是正义和善良的胜利,寓意法庭袒护了女大学生。这是个善意的误解。法庭在判决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那个恶妇及其家人受到的审判,并不是法官的正义或偏袒。
要是法庭没掌握老太太摔倒和女大学生无关的证据,或许审判结果就会翻盘。
事实是警方下大气力,排查了周围所有电子监控,幸运地在一家居民家里,找到老太太摔倒时的录像,才证明老太太的摔倒,和女大学生没有半毛钱关系,也证明了女大学生是在无私地救助摔倒的老太太。舆论说是正义审判还女大学生一个清白,我觉得是证据挽回了她的冤屈。要是没有那个家庭的录像证据,就不会有所谓正确审判。这个问题须用理智看待才行。
我想把话题转到另一个角度。要消灭社会黑暗或者丑恶,还得依靠科技力量的快速发展。回过头看看,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实现了电子支付以来,在公交车上,火车上和火车站,汽车站,大型商超,有多少年没人丢钱包了?在城市里,上夜班的女工敢独自走夜路了吧?因为城市各个路口都有电子监控,有数万数十万电子眼盯着人世间,让作恶的歹人无处遁藏。
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足够安宁,但不是坏人少了,而是发现恶人的手段先进了。也不是许多社会丑恶都灭绝了,而是想作恶的坏人轻易不敢伸手了。科技不仅能救国,还能治国,这就是祖国强大后的底气!
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也一样,你行善做好事,电子眼会记下你。有人作恶,电子眼也绝不会装睡。
2023年12月5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