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洞记忆/《泉城晨话》第53期
(2023-11-10 06:11:12)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挖洞记忆/《泉城晨话》第53期
杨延斌
51年前的9月13日,我国发生一件惊天大事,对于六十几岁以上的人来说,一定会留下深刻记忆。这一天对当时的国家是个灾难日,但又是结束一场大政治灾难的开端日。
虽然事发9月13日,但因为保密原因,到了10月份,普通百姓层面才渐渐知道有一架民航三叉戟飞机折戟沉沙在温度尔汗,最主要的是被摔死的9人中有个人的身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发生在这一天的事情虽然是惊天动地的国家大事,但我今天的话题却与政治无关。我只是想回味一下留在那个年代的记忆和感受。
1971年我15岁,是我投亲到北大荒的第四个年头,那年我上7年级。当时实行小学5年,初中2年制,我所在的那个叫稻花香的地方没有高中,我们就是毕业班。当地是兵团体制,学校对班级的称谓叫排而不叫班。我所在的班级叫7年一排。
从9月15日开始,我感觉气氛有点儿不对劲儿。因为我发现姐夫的行踪有点儿神神秘秘,以前他到哪儿都希望我跟着,可是这回不行,他说团部召开紧急会议,团部俱乐部周围,被真枪实弹的解放军站成了一圈儿人墙,给人的感觉是出了大事。关键是,我姐夫在俱乐部听完团政委传达中央文件后,他和全团一百多个连以上干部,都接到在团部待命不许回家的命令,一时间弄得气氛很紧张。
实际这种所谓保密实在是故弄玄虚,都传达到连级了还有何密可保?但那个时候就是那么滑稽可笑,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事常有。当然,那年头可没人敢这么说。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全团连以上干部受命于16日早晨回到岗位,主要抓四件事,一是组织干部党员和骨干分子突击学习俄语;二是把“地富反坏右”们都集中起来严加看管劳动;三是把所有工作停下来,发动大家深挖洞,准备藏人藏粮食,做好打仗准备。四是动员有狗的家庭把狗勒死。组织打狗队,把所有的狗打死。
我说的可笑就可笑在,你人类备战与狗类何干?为啥非要那些狗的命?
正值秋收期间,在机械化不足的当时,水稻收割是重中之重,全团需要万人拿起镰刀下地割水稻。可是在那个极左年代,政治任务压倒一切。这个时候仍有人主张政治是生命线,认可把水稻仍在地里不收,也要响应上级深挖洞的号召,动员大家多挖地洞。据说有个“二劳改”自言自语说了句“不要粮食要地洞有啥用?这个决定真反动!”正巧被一个“五类分子”听到,他想立功心切,就向营部报告了。过来人懂得,当时一个“二劳改”敢说这话还了得嘛!
还不知道发生什么大事的普通农工们,谁也不想执行那个深挖洞的命令,又不敢明着抗拒,就把所谓的地洞挖成了一个个能储存大白菜的地窖,有人边干边骂大街:“放着满地庄稼不收割,还说什么深挖洞是为了藏粮食,把粮食仍在地里这可不就是反革命嘛!”大家还把“二老改”的话截留一半传起来“这个决定真反动!”
记得9月20日,学校来了两位解放军,一个挎着铁把子冲锋枪,一个腰间带着手枪。他们是来对五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军训的,科目有三项,一是挖地洞,二是学俄语会话,三是学射击投弹。这个时候,师生们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当时的社会气氛很紧张,让人感觉苏联随时会发动侵略战争。我们六七年级的男生,不但白天挖洞,训练打枪投弹,每个班晚上还要有五个人留下来搞战备值班,说实话,因为担心发生战争,我那些日子紧张得心都提到嗓子眼儿。
也就是在20日左右,传说有几位老红军出身的师级以上领导,发现了导向不对,及时制止了不割水稻只突击挖地洞的错误,全团才开始集中人力抢收水稻。
有人正要抓住“二劳改”那句“这个决定真反动”,打算作为阶级斗争新动向严加惩处之际,被一位老红军干部知道了,非但不主张严加惩处,反而说了一句“什么一劳改二劳改?天皇老子错了也得改!人家说的不错嘛,不要粮食要地洞有啥用?这个只挖洞不收粮食的决定就是反动嘛!”后来这个事就不了之。当然这只是当时传言,谁也无从考证。
1969年至1971年,我所在的那个地方挖了许多地洞,但那个地方土质松软,冬天一冻就是一两米深,春夏一化冻,几乎所有的地洞都坍塌。也就是说,在那个不宜挖洞的地方挖了那么多洞,除了留下一个个坍塌的坑外,就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年有许多事,动不动就盲目蛮干,其中的无知最可怕。我承认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我也很感慨,社会有许多错误,往往也发自少数有权人的任性蛊惑,这个也是事实!人不可能不犯错,但绝不可以犯违背人性,违背天理,违背科学的错误!
无意间干了坏事可以原谅,要是主观能动做坏事,必遭天谴!因为当年那些故意干坏事的人,无一人有好下场。
2022年9月13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