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骨刺/《泉城晨话》第45期
(2023-11-06 05:28:23)
标签:
原创杂谈 |
分类: 原创 |
想起骨刺/《泉城晨话》第45期
杨延斌
实践已经证明,有些土偏方是很灵验的,比如我在前期《泉城晨话》说到过的豆腐能治水土不服;起一身风疙瘩冲个热水澡就好;把葱蒜姜捣碎加上白酒,在人的前心后心脚心手心等十四部位擦拭后,就能发大汗退高烧等等。文章发出后,有多人受益,我很欣慰。我自己就是土偏方的几次受益者,比如18岁被诊断过某种癌症,就是在绝望的最后时刻,用了一个老中医开的方子,只花了七分钱就活到了现在。下面说的还是个偏方,它治好了曾经让我很苦恼的脚后跟疼,那叫长骨刺。
有天晨练时遇到一个熟人,我们似有一年多没见面了。他边和我寒暄的同时,眼神儿就没离开我的双脚。我幽他一默说:我脚下踩着金子吗?你看哪儿不好,是看着我穿的沙滩鞋特别吧?他说“你穿的鞋是挺新潮别致,没见济南有卖的,但我看的不是鞋而是你的脚。我记得你不是脚后跟疼吗?以前看你走路一瘸一拐的有时疼得直咧嘴,现在咋不瘸了呢?听说脚上长骨刺不是没治吗?你是咋治好的呢?我老伴儿的脚后跟也疼得不敢落地,快说说你是咋治的?”
他这一说我倒猛然醒过神儿来。原来他说的是一年多以前,我因为脚后跟长骨刺,天天走路时忍着钻心的疼一瘸一拐地坚持走路的情景。他不说,我早就把这事儿忘到脑后去了。现在想起来,认为脚后跟长骨刺是个挺普遍现象,不妨把我用过的土方法说出来,没准儿能让遭受脚上长骨刺折磨的人用得上。
人一开始长骨刺,一般不太理会,因为骨刺刚开始长时,并不是一开始就很疼,而是个循序渐进过程。开始长骨刺的现象是,说不上从某天的早晨开始,你刚刚下床时,就会感觉到脚后跟着地时有点儿疼,当你走上几步后就不感觉疼了,这时你会以为开始的疼是偶然现象。其实这是脚上的骨刺在发育阶段和人打马虎眼。因为如果在开始的疼痛阶段,你就能意识到是长骨刺,或许医生有办法把骨刺消灭在萌芽阶段。而正是因为脚后跟开始疼痛时,你走上几步就不疼了,所以大多数人都会稀里糊涂放任骨刺的生长。
多数人都会等到骨刺长到一定程度时,达到一落脚就疼得呲牙裂嘴,才想到一瘸一拐地去医院,而一般的医生除了给你开点止疼药或者打打止疼针应付你一下之外,拿不出让你不疼的办法。一年多以前的我自己,就是这个样子。而长进脚后跟的骨刺,会一天一天让你加剧疼痛,一直疼得你的脚不敢着地。你越是不敢着地,骨刺就会越加疯长,贱贱地,你每天只要走路,就有脚下踩在针头的剧痛感。这种情况下,你走路会倍加小心,因为一旦踩到石子儿上,就是一次残忍的剧痛折磨。
脚生骨刺,在走起路来疼得直咬牙的阶段,我几乎天天坚持走路,心里想的是你疼你的我走我的路,每天只要咬着牙走出几千米之后,脚底板走热了也就不感觉疼了,而一旦熬过了疼痛的几千米后,我就更加劲儿猛走,一走就是25000步左右,日复一日,风雨不误,从不间断。这期间,听人说啥膏药好用,我都买来贴贴试试。
记得2020年的7月,我和老伴儿去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时,在纪念馆广场一不小心踩到一块凸出地面的水泥板上,疼得我连死的心思都有。那次出行,直到乘高铁回到济南后几个小时,脚后跟的疼痛就没有减轻过。这下,我想到有可能会永远成为瘸子,心里既烦恼又打怵。
或许该遭的罪都遭完了,有一天,忘记是从什么渠道,听说了一个巧治脚后跟长骨刺的办法:把几粒速效救心丸碾成碎末,撒在膏药上沾到最疼处。这个时候我有点儿有病乱求医的心态,对这个偏方并没报能治好脚后跟疼的多大指望。
记得在用这个偏方一周左右,我感觉到脚后跟的疼痛天天在减轻,大概又过了一周左右,脚后跟就彻底不疼了。在开始不疼的阶段,几乎天天有熟人见我走路不一瘸一拐了,就好奇地问是咋治好的,时间一长没人问了,我也就渐渐把脚后跟疼的事儿淡忘了。要不是又遇到朋友诘问,我就像这事儿根本没在身上发生过一样。
最后我再谝谝自己一个优点,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儿,我都能在一夜之间忘得干干净净。
2022年8月10日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