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延斌_水务
杨延斌_水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45
  • 关注人气: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一记忆/《泉城晨话》第32期

(2023-10-31 04:48:52)
标签:

原创

情感

分类: 原创

六一记忆/《泉城晨话》第32

杨延斌

我在12岁之前,几乎对六一儿童节没有记忆。那个年代山东老家穷,哪还顾得上过这个节那个节呀,能填饱肚子就等于过节啦。那年月我几乎没有填饱肚子的记忆。知道了过儿童节是个很快乐的事儿已经13岁了。那是1969年,我在北大荒那个叫稻花香的地方,那里的学校六一儿童节要开运动会已经成为惯例,所以六一儿童节是当地最隆重最有影响的节日之一。

那个年代,除了政治运动就是政治学习外,几乎没有别的文娱活动,所以学校的六一运动会,也就成了大人的运动会,只不过比赛项目分学生组成年组罢了。尤其1968年有一批批城市青年人到那里后,运动会又增添了城市元素,使之后的运动会越加热闹起来。

每年的运动会也是每个孩子的盼头。参加比赛项目的,指望得几件背心裤衩或者铅笔作业本之类奖品,不参加比赛的孩子们也有个盼头,跟大人要上一两块钱,跟着班级围坐在操场,为同学加油助威,时不时买两根5分钱的冰棍或者1毛钱一瓶的苏打汽水。我那个时候因为营养不良发育晚,不仅长得个头小还胖墩墩,显得很笨拙,打啥球都抢不上槽,跑步更不行,百米速度根本就不及格。为了跑好运动会,上体育课时,老师就有针对性地训练我们。结果我哪一项都靠不上前。渐渐体育老师哪一项都不让我参加训练了。我忌恨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羡慕别的同学谁都比我强。

我心里可不服气呀,总想找一两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参加比赛。但是除了跑就是跳远跳高,这些项目我只有看热闹的份儿。记得1969年是我到北大荒后的第一个运动会,五一前后,每个人要参加的项目都会定下来。教我的黄老师问:“杨延斌同学,你这个小山东报啥项目啊?”我说“黄老师,我想报60米吊瓶,100米障碍。” 我心里想的和老师同学们想的一样,报啥项目也是倒数第一。

可真到了场上比赛的时候,我几乎让自己连同老师同学都感到意外。60米吊瓶比赛一共六个组,我拿了个小组第一。当天下午进行的60米吊瓶决赛,我又拿了个决赛第一,这下在班里爆了个冷门儿。这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大感意外,因为那些参赛的同学,哪一个都比我灵巧跑得快。其实我自己也是之后才想明白,我不是赢在跑上,而是赢在技巧上。说白了就是赢在心眼上。

这个60米吊瓶项目很简单,在跑道起点跑出10米,弯腰捡起一根不到一米长的木棍儿,木棍头上系着一根一米左右长的线绳,绳头上拴着一颗钉子,有点儿像钓鱼竿的意思。拿起木棍儿再跑十米,就是一个玻璃瓶子,你要想办法把吊着的钉子从瓶子口顺进去然后一提,钉子就能横在瓶子里,再一提瓶子就被吊起来了,谁先跑向终点就是胜利。技巧就在于怎么把那段绳子以最快的速度缠绕在木棍上。别的学生都把木棍儿直上直下竖起来,悠着钉子一圈圈往棍上缠,我是把木棍儿平斜着伸向前方,这样就能让绳子一大截一大截快速缠在木棍上。这个过程,我的速度比别人快一大截。在这个项目上,我连续三年到小学升初中都是第一。

另一个项目是100米障碍,这个也是我的强项,同样赢在心眼上。这个项目,在100米跑道上有两个障碍,第一个障碍是一道横在地上的网,大概在起跑后的20,参赛者须从网下钻过去。第二个障碍是横在跑道的梯子,为避免梯子倒下,在梯子两头各坐着一个人,参赛者要从梯口钻过去跑向终点。这个项目的关键在第一个障碍,要从网下钻过去,也得动心眼儿。我的窍门儿就在于钻网的那一刹那。这事儿,在起跑时的第一第二都是冤大头,因为他们在弯腰拽起网子的一瞬间,我已经趁机钻过去。事后我经常想起这事儿就偷着笑,因为我这是真正的钻了人家的空子。

以后直到念完小学,60米吊瓶和100米障碍一直是我的强项。还落下个“这小子心眼儿比网眼还多”的赞誉。今天我把这段“光荣史”说给仨外孙听,他们好像懵懵懂懂听不懂。今儿六一,我自己想想,心里依然感觉美滋滋。

也挺无奈地感叹,如能把少年时光召唤回来,让我付出啥代价都行!此时想起那句“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金句,真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202261日于济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