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要为主流而歌唱
杨延斌
中国作协的线上培训是耽误不得的,因为这个培训机会时不我待,尤其授课的都是大家名师,特别是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先生亲自领衔授课,感觉非常难得,我必须当做重中之重,认真完成这个培训任务。
一个作家,不能愧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写出的每一篇作品,都应该对读者有个启迪作用。作品要在一定受众范围有用,这是我的一贯主张。
我认为一个作家,就相当于一个社会的美容师,或者是一个社会角落的一盏灯。一个作家的作用,就应该看到
这个社会的美,挖掘,赞美,歌唱这个社会的真善美,尽其所能用文字多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和谐之美。当然,勇于揭露某个社会领域的假恶丑,贪腐堕落,用自己的思想和文字告诉读者什么是真善美,鞭笞罪孽,敢于向违背社会主流,违背民意的意识形态和反社会反人类的思想倾向进行勇敢的斗争,也是社会赋予作家的历史责任。如此说来,作家的担子确实重了些。但是,既然一个人走上了作家之路,也就等于把一副社会重担担在了自己肩上。一个人跨进了作家门槛儿,就不是你想不想和愿不愿意为这个社会的思想阵地,文化阵地以及社会责任负重前行,而是必须具有社会担当,自觉担负起一个歌者和“美容师”的社会角色,树立起一个志愿扮靓社会,善于用感人的故事鼓舞人,能够启迪心智的语言文字,为社会增添善意和温暖。
我认为一个作家就应该与时而歌,为社会主流而歌唱,为社会正义鼓与呼。我认为每逢社会的重要节点,作家就应该勇立潮头,对社会起到引领作用。回眸三年疫情期间,纵观作家队伍的社会表现,我认为有些作家的社会站位出现了偏差。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作家,既应该是美的使者,也应该是思想阵地的一个兵,一个敢于面对邪恶冲锋陷阵的勇敢战士。
我认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必须时时处处体现出人民性,换言之,只要写出的作品是受到人民喜闻乐见的,这样的作家就会永远立于人民的视野之内。一个作家的笔下,所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民众所想的,所期许的。也就是说,一个作家要为社会主流而歌唱,要主动甘当社会的润滑剂,要永远站位在人民的行列里,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那一滴。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凡是人民大众拥护的,就一定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反对一个作家不切实际的标新立异,而唯有顺从民意,顺应时代潮流相向而行,才是一个作家应有的本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