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曹丽萍
曹丽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00
  • 关注人气: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暮省 《依马呀吉松》案例分析

(2017-09-27 10:05:32)

《依马呀吉松》案例分析

五大连池市实验小学   曹丽萍

设计理念:

通过学习歌曲,引领学生感受西部粗狂、纯朴的音乐特点,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歌曲演唱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演唱能力,并通过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首先,比起低年级学生,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增多,对音乐的感悟力更强,且并不基于只学会唱首歌,在歌曲动作创编方面也有着较强的能力和欲望教师应该结合以上特点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使他们把这首歌唱的更美、更好

教材分析:

歌曲《依马呀吉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一首四川巴塘地区较为流行的堆谐曲。全曲由上下两大乐句构成,上句衬词“依马呀吉松啦”开始,整句8小节,正字只占两小节,乐句头尾各3小节衬词的旋律音调形成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呼应,节奏属于短长型,以切分音收尾,较为悠扬舒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会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依马呀吉松

3、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演唱歌曲;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了解踢踏舞的表演形式。

教学重难点: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依马呀吉松

教学准备:藏族民歌的相关资料   多媒体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 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导入:

老师:同学们去过西藏吗?想不想知道西藏有哪些美丽的风景?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浏览一下美丽的西藏。

2、教师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以兴趣爱好导入,以音乐文化为主线;通过多媒体展示西藏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一些图片能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三、 学习新歌:《依马呀吉松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依马呀吉松

A、老师:藏族歌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或感觉

学生:声音嘹亮、开阔。

2、介绍歌曲当中“依马呀吉松”“衬词”“堆谐”的意思。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文化,明确歌曲含义,有目的性的演唱。

3、复听歌曲,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的演唱情绪。

4、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歌曲伴奏并按节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文化,明确歌曲含义,有目的性的演唱。

5、老师范唱:下面老师把这首歌曲唱给大家听一听。

6、学生用“啦”模唱歌曲。

7、完整的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各种训练的铺垫为轻松学会歌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处理歌曲:对第二乐句“索呀”处进行单独训练,解决音域跨度比较大的难度。

【设计意图:解决歌曲的演唱难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歌曲速度与准确性,激发学生爱唱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

 1、欣赏踢踏舞《大河之舞》、藏族踢踏舞,进一步了解踢踏舞。

2、生模仿踢踏舞基本动作并为歌曲创编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动作创编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够更好的学习歌曲。

3、成果展示:学生齐唱并以舞蹈的形式表现。

【设计意图:成果展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享受音乐带来快乐的同时又有一种成就感,会增强学生自信心。

五、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藏族民歌《依马呀吉松》,并通过歌曲进一步了解了藏族民族风情,同学们并为歌曲进行了舞蹈创编,希望同学们把歌曲带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