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旱莲是养肝益肾、乌须生发的仙草

(2022-04-15 17:45:17)
标签:

健康

医药

分类: 备忘

墨旱莲是养肝益肾、乌须生发的仙草


        墨旱莲也称旱莲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菊科植物,异名又叫醴肠、金陵草、莲子草、墨斗草、墨汁草、旱莲子、莲草、墨草、墨菜、猪牙草、白花蟛蜞菊等。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鳢,乌鱼也,其肠亦乌。此草柔茎,断之有墨汁出,故名,俗呼墨菜是也。细实颇如莲房状,故得莲名。
        小时候,我一直很喜欢此草,因其果实很像一盘小小的向日葵,非常可爱;今天,却发现它是一株养肝益肾、乌须生发的仙草。


墨旱莲是养肝益肾、乌须生发的仙草


一、墨菜的传说

   唐代有个叫刘简的人,平生爱仙道。开元初年,他缘遇一位自号虚无子的采药老人。

   虚无子对他说:“世上无有长生不死之人,但长寿可期。山村寿星甚多,他们便是神仙。在下也已百岁有余了。”
       刘简惊诧:“敢问长辈,仙风道骨从何而来?”虚无子答:“山上有灵芝仙草,我茅庐前亦有仙草。”虚无子指着池边长得墨绿的鲜草说:“此草叫墨菜我常食之,至今须发不白,耳聪目明。”

  刘简恳请用法,虚无子说:“嫩时可当菜吃,夏秋可采鲜茎叶煎水喝,冬天则用阴干的全株煎水饮。”

  刘简回家后按虚无子吩咐食用,也活到百岁而发不白、耳不聋。


墨旱莲是养肝益肾、乌须生发的仙草


二、旱莲草的功用


        旱莲草为中医常用的养肝益肾、凉血止血药物,有交心肾、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须发的功用。主治肝肾不足,眩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发白齿摇,劳淋带浊,咯血,吐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

        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它能使动物退化的免疫器官重新恢复到正常,进而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功能的降低是机体患病、衰老的主要原因,旱莲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可能是它健身、延年的药理基础。
        旱莲草功用之多,可大书特书,但本文只说其乌须生发的功用。


三、旱莲草是一味生长毛发的要药


        中医讲“发为血之余”。如果肝肾精血足,则头发乌黑发亮;反之,就会出现脱发、白发、头发变黄、干枯、开叉、断裂、不顺滑等问题。墨旱莲之所以能够养发,与其益养肝肾的作用有关。
        中医学里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甘酸性寒墨旱莲,归经肾肝补肾肝,肝肾阴虚头晕遗,须发早白腰膝酸”,意思是说墨旱莲味甘、酸,性寒,能补肾益肝,对因肝肾虚弱而引起的头发早白、眉毛脱落、腰膝酸痛有特殊疗效,是乌须黑发,生长毛发的要药

       《新修本草》:汁涂发眉,生速而繁。
       《本草纲目》:乌须发,益肾阴。
       《本草正义》: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发。
       《滇南本草》:固齿,乌须。

       运用旱莲草的方法,内服可用单味旱莲草,或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汤剂、散剂、丸剂、膏剂。亦可外用。
       还有一种简、便、验、廉的使用方法:将鲜草洗净,用温开水浸泡片刻后捣烂取汁,加少量红糖,用开水冲服。这种服法,由于挥发油、皂甙、维生素等有效成分不被破坏,所以疗效较好。


四、介绍两个简方


         方一:

        二至丸,是治疗肝肾阴虚兼有出血的著名方剂。《饲鹤亭集方》:二至丸,益肝阴,补肾精,壮筋骨,调阴阳,乌须发。莫谓价廉,其功实大。

       冬青子(即女贞子,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瓦瓶收贮,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临卧酒服。(《医方集解》)

        方二:

        治虚损百病,久服发白再黑,返老还童:猪牙草(即早莲草)取汁,桑椹子取汁各以磁盘晒为膏,冬青子酒浸,九蒸九晒为末。上各等分,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六七丸,空心淡盐汤送下。(《简便单方》)


五、用药注意


      墨旱莲煎剂小鼠灌服给药LD50为163.4±21.4g/kg,安全系数为700~750倍。墨旱莲水提液5g/kg灌胃,连续7天,未见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和有核细胞的微核率增加,表明墨旱莲对染色体无损伤作用,无诱变性。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无副作用,剂量过大在脾虚便溏者有滑肠反应。

       《医学广笔记》:忌铁。

       《本草经疏》:脾胃虚败,饮食难消,及易溏薄作泄者,勿轻与服。

       《得配本草》:胃弱便溏、肾气虚寒者禁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