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姚瀚小记

(2015-01-27 23:03:29)
标签:

文化

诗人

湖山

潮州

湘子桥

分类: 潮汕乡土

                   诗人姚瀚小记

清朝道光初年,诗人姚瀚携着家小,千里漫游来到潮州府城。姚瀚字北海,号竹园,是安徽贵池人,工诗能文。在这岭表诸郡莫与之京的好地方,诗人走过古老的湘子桥,拜谒桥上的韩湘庙,又畅游了郡西湖山,古瀛的文雅之风带着一种美好情感濡染着他的身心,诗人作出一个决定:定居潮州,如能寻到一份入幕文职养家,更是如愿。于是,他选择在城南长养坊的四目古井旁,租赁了一套旧宅,将一家安顿了下来。

姚瀚之子谦号小园,次子逊号又园,少年才俊均能诗。此后,父子常结伴唱和游潮州;湘子桥上,姚瀚口哼“潮州湘桥好风流”的民谣,诗兴勃发:“蝉联墩排二十三,如黿如兽架两旁。油栏画槛何堂皇,鱼贯船系一十八。如鲸如鲵锁中央,潮生潮落头低昂。”(《湘桥》)他还多次拜谒桥头的湘子庙,那神龛里塑有韩湘子立像,双足腾云,笑容可掬。并以韩湘的“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诗句为龛联。诗人亦题一首七古留壁,诗中有“何以凤城有遗像?毋乃昔时追随吕黎公。”之句。来潮不久,父子甚至远足到了潮阳达濠的青云岩。

           http://s5/mw690/0042hgjzzy6Pw5ca7eAf4&690 

                                   湘子桥

                    http://s3/mw690/0042hgjzzy6Pw4aMZY6a2&690 

                                  韩湘子
    姚瀚侨居潮州,古城的街巷、神秘的古迹典故,都引起诗人的兴趣,还常稽之故老,潮州人也因他的平易近人乐意把街坊故事讲给他听;姚宅就在南门著名的四目井旁(今郑厝巷对面),林大川的《韩江记》曾记四目井中养有金丝鲤鱼四条,每当日午,鱼起弄影,蔚为奇观。据说有无赖子竟偷一鱼煮食,隔天暴毙,于是无人敢再偷。当日,住在井旁的姚瀚就再买四条鲤鱼放养在清澈的井水中,并赋《送赤鲤》诗云:“送汝叮咛去井中,水深湖海一般同。自知不是蛟龙匹,听得风雷只耳聋。”

不过最使诗人钟情之寄所,乃是城西湖山。山称银山,与城北金山对应。虽不高,亦不过五十余丈,周围十里。但奇岩跌宕,幽洞迷离,且有历代摩崖石刻和古迹。足可盘恒;而山下的一泓碧水,原是鳄溪,即韩江改道的一段遗存,芦荻翠鸟、渔舟晚唱,使诗人流连:“潮州郭外近如何?水色岚光画里过。但得湖山似西子,不须题品出东坡。堤边箫鼓游人少,云里楼台古寺多。百丈峰头一藜杖,老夫豪兴未消磨。”(《西湖》)次子姚逊跟着身边,见父亲高兴,也指湖山鳌鱼石作一首《前题》:“寺外鳌鱼石,扬鬐对远峰。自知行雨苦,不敢去成龙。”

         http://s9/mw690/0042hgjzzy6Pw4IteVG08&690 

                             四目井

自此,父子仨经常来湖山游览。有一次,长子姚谦作了一首《水晶宫题壁》:“西湖最好仲春天,我又征歌放酒船。惆怅旧游无复到,水光山色自年年。”确实,侨居他乡最是盼望有故友来访。姚瀚《同棉阳赵圭锡游湖山醉后放歌》即记友事:“竹园垂老尤狂颠,天公特放闲处闲。闲中百念久灰冷,好尚山水犹当年。水滨问水喜寻源,山上登山直到巅。山重水复云深处,狂呼绝叫仙仙仙。西湖三月季春天,落花蝴蝶簇成团。飘扬荡逸谁簸弄,人人怪骂春风颠,惜君不是苏子瞻,惜我不是白乐天,一携朝云一樊素,菱歌清唱在湖船。君胡为乎惜酒钱,也学长鲸吸百川。玉山颓倒岩头上,同拥香云作被眠。”诗人豪情逸兴、潇洒活泼的心态,溢于言表。

后来,姚家发生的一件事使他们对西湖的情愫更深了——

原来,这次变故是姚谦的一对小儿女:男名以定,女名彩鸾,在咸丰丙辰年间并殇于痘,一家悲伤地将其合瘗于西湖山崖石下,这是自侨居潮州,姚家的一个沉重变故。老人惜孙若子,含泪题诗于石:“定儿四岁辞人世,鸾女周年见冥官,惨绝江南儿女冢,西湖樵牧另相看。”两幼孙葬处曰“江南儿女冢”(饶锷《西湖山志》)。此后,竹园老人常来湖山,看望孙儿们的小冢。

         http://s9/mw690/0042hgjzzy6Pw4PA0ly48&690 

                            潮州西湖

《西湖山志》记姚瀚“寻幽探胜,虽片石颓垣,皆有吟咏。”有一次他见到湖山上有一处“花冢”,墓已破败不堪无人修茸,稽之父老,方知是韩江六篷船女史魏阿星的埋玉处,便作《花冢》云:“钱塘苏小惠朝云,两地芳魂盖短亭。此中大有名花冢,可惜无人表阿星。”

诗人对六篷侠妓魏阿星表示赞赏,因其救助过一位落魄重病的士子;诗中将其与秦淮名妓苏小小和东坡小妾朝云相比。以此,诗人亦对城东湘子桥下的六篷烟花现象有了兴趣。于是,韩江畔、疍家艇船成了姚瀚了解韩江歌妓的去处。那时,临江的清华酒馆壁上就留下姚瀚的一首诗:“万里辞家作远游,扁舟初到古瀛洲。人间积恨惟诗卷,天下开怀是酒楼。云里青山当槛出,雨中春水拍江流。多情未免人贻笑,取次看花到上头。”这里,“看花”即指在酒馆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江上六篷船歌妓的花容月貌。

         http://s15/mw690/0042hgjzzy6Pw500EEu4e&690 

                                  肖业炎作

晚年的姚瀚,据说曾入府衙为知府吴公幕府,吴公即吴均,道咸年间潮州知府,即湘子桥上“民不能忘”坊主。查清·林大川《韩江记》中所按:“云帆先生(吴均)幕宾姚竹园,有诗一卷,尽道先生用兵杀贼事……”果然姚瀚曾为吴均幕府,那应是道光二十七年以后的事。

潮邑诗人楚帆《赠北海》诗句:“屈指古今几北海,唐时书法汉时文。雄才君欲两兼绝,奇气人曾负十分……”安徽贵池诗人姚瀚居潮前后三十余年,他对潮州风土人情有很深的了解和表现,其诗的平民化使姚诗在民间脍炙人口。晚年,他通过对韩江花艇歌妓细致的了解,结合六篷船流传歌谣所写的八首《六篷船诗》,妇孺能诵。诗中抒写、表现了六篷船歌妓的思想感情和她们的心声,兹录其六首如下——               

“风月芳邻是妾家,六篷如画枕江斜。船头湘水明于镜,照见盈盈姐妹花。”

“极目金山望眼迷,凤栖石有凤栖时。郎如肯作鸣冈鸟,妾愿江头化竹枝。”

“亭亭小艇出东津,满载猩红可惜春。怪煞买花声太早,迷香洞醒好多人。”

“与郎同约上鸦洲,携手林泉处处游。羞见凤凰台下水,一河分作两河流。”

“离筵惨说是明朝,万种情怀话一宵。安得漫江春水涨,船高放不出湘桥。”

“往年闻说长潮秋,直到头塘长未休。近日潮如郎失信,才交急水便回头。”

 

笔者按:

“凤栖”一诗,嘉道时人郑昌时有诗:“歌罢离驹酒一觞,凤栖北上过头塘。郎是凤凰不凡鸟,侬为竹枝栖凤凰。”诗下注:“城北水驿十里曰凤栖,俗呼头塘。”刘献廷《广阳杂記》:“潮州十里外有栖亭,云昔栖于此。”参看似感诗中俚谣味十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