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凯叔说
kaishushuo
女人在做了妈妈之后,确实更容易焦虑一些:养孩子总有各种各样细碎零散的事情。但面对这些接踵而至的烦恼,有一部分妈妈会努力地,把事事都试图掌控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中。
但,孩子的成长却恰恰不是可控的,生活更不是。所以爱撒娇的女人更好命,就像文章中说到的,表面看似迷糊,但却心里门儿清。偶尔撒撒娇,说不定会惊喜地发现,孩子比想象中靠谱。
作者 |
1
最近有一个朋友说她真的太累太累了。
别人都是孩子上了幼儿园,相对轻松一些,
她反而数次快要临近崩溃边缘。
非但没省力,反而更费心,
因为孩子去幼儿园后适应性太差,
毫无自理能力,很难融入集体生活,
但凡需求不被满足,就经常暴躁发脾气。
她自问,是我这个妈妈,当得太不负责吗?
我想了一下,我觉得恰恰相反,是“过度负责”了。
孩子洗完澡,
老公帮忙拿来护肤霜要帮孩子涂抹,
她一脸怨恨“孩子三岁了,
护肤霜你就是分不清冬夏款,
这就是隐形父亲你懂吗。”
婆婆好心做了一顿早餐,
她纠结再三还是重做:“妈,现在孩子是营养成长,不是蛋和肉就够的。”
幼儿园其他小朋友get了什么新特长,
她就开始莫名压力,“这个你怎么就做不到?
要不咱们去报一个兴趣班?”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
一个叛逆、不自主、抗压能力差、没有自理能力的熊孩子,往往有一个太过操心、不懂放手、焦虑成瘾的妈妈。
不同程度的“辛苦”是妈妈的常态,
但是日复一日地给自己、家人,包括孩子,
潜移默化地施压,很容易把“辛苦”变成“心苦”。
2
她的崩溃状态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孩儿他妈。
她总是难得糊涂,天然呆萌,
对生活有一点随遇而安,对孩子有一点撒娇好命。
好几个家庭亲子聚餐,
为选一个适合孩子的餐厅争来争去,
她说,没事啊,都3 了,跟大人一起吃OK。
孩子早上起来穿衣服,她说,
要不你自己选你喜欢的吧。
我们经常见她跟儿子撒娇,
请儿子帮忙拎个包,
拿双拖鞋,倒杯水什么的。
我们都觉得,她这么不担责任,
孩子岂不松松垮垮,
哪知道小暖男沐浴着自由的气息,
懂得责任,有自制力,
简直长成了能自己发光的小太阳,
充满安全感,又让身边人感觉温暖。
做个放松、愉悦、治愈系的妈妈,
表面看,是留一片自由的空间给自己,
本质是,留了一片独立成长的空间给孩子。
3
Hi,懒蛋精神!
日本的教育理论里,最重要那个部分是,
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拥有生存能力。
那种苍蝇模式一天到晚在孩子周围转,
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孩子的妈妈,
其实是焦虑,内心价值感缺失的。
而这种“焦虑”,会直接传染给孩子。
我喜欢看《奇葩说》,有一集的辩题是,
懒有什么好处。马东说,懒是人类之光,
那是不用表面的慌乱,去掩饰内在的无序。
是的,懂得解压和消化情绪的人,
是内心真正有大力量的人。
而这种内心的笃定感,才是会传承,
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东西。
现代社会,太多人陷入失眠、抑郁前期的漩涡,
这部分人,妈妈正占着越来越大的主力军。
不管是买买买、还是做SPA做理疗,
都无法给她们真正的舒缓,
因为她们最需要明白的是——
在现代高压的生活下,妈妈们依然有选择,
可以偶尔“懒而有理,懒得有型”。
这种解压,是一整套价值观的扭转,
内心看世界的一种改变。
其实最被喜欢的辣妈,
都是那种表面慵懒、内心门清,
难得糊涂,偶尔撒娇,
透着一种90后似的天然萌、单身力。
凯叔问
你身上也有一种“单身力”吗?具体是怎样的表现呢?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吧。
作者:伊姐,专访明星十余年,爱电影的妈妈,分享光影中的感悟,关于育儿、关于婚姻、关于爱。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伊姐看电影”, ID:eemovie,转载已获授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