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胞的分化说课稿

(2016-10-16 09:12:46)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6章第2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细胞的分裂以及生物体的发育过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和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这一课,有利于完善学生对细胞生命现象的整体认识,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分化与生物体发育的关系,能说明细胞的分化。能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会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内因和外因对生命进程的影响等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健康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3、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

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细胞分化既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又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细胞全能性的知识涉及植物组织培养和克隆技术等,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学情

我校生源质量较好,学生素质较高。由于生物高考所占分值较低,学生初中基础较低,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构建概念、收集与处理信息、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下面,为了科学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抽象性强、基础性强,应着重采用举例的教学方法。即:应用多媒体技术,多给学生举些例子,展示一些真实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是如何体现的。 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构建发现式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4-5分钟)

播放“胎儿的发育”录像,录像展示了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一个胎儿的全过程,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看完后,我追问学生:一个受精卵,如果只进行细胞的分裂,能形成一个胎儿吗?答案是否定的。细胞通过分裂只产生相同的细胞,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的分化。 
(二) 讲授新课:35分钟) 
1、细胞分化 
⑴细胞分化的概念 
展示:胎儿一些组织细胞的图片 
设疑:

① 你能据图说出组成人体胚胎的部分细胞吗? 
②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有何不同?(简述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的不同)它们都来源一个相同的受精卵,为什么不同?因为发生了细胞分化,那么什么是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相比,它又有什么的特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归纳出细胞分化的概念(体会细胞分化后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结果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遗传物质不变性 
⑵ 细胞分化的意义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为什么要发生分化? 
追问:没有细胞的分化,有人体产生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有了细胞的分化,才会形成不同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人体,因而细胞的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⑶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探讨以下问题: 
① 细胞分化是否意味着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为什么? 
② 同样来自一个受精卵,且每个细胞都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为什么还会出现差异? 
教师举例:红细胞和肌细胞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讨论分析出: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细胞在遗传信息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的全能性 
⑴细胞的全能性实例展示 
已经发生高度分化的细胞,还能像早期胚胎细胞那样,再分化成其他细胞吗? 
多媒体展示图片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观察现象: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根据上述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何为细胞的全能性

思考: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为什么具有全能性?

克隆羊 “多莉”整个克隆过程
观察现象: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发育成个体的能力。 

思考: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为什么具有全能性? 
教师点明: 
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由于细胞核中具有该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 
3、干细胞的研究 
我们体内还有没有可以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造血干细胞资料 
教师展示图片简介干细胞的种类及其应用。 
4、设计课堂练习: 
    设计道典型的课堂练习题:通过当堂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

(三)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分化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总结分析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主板书中重点体现出了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概念及特点原因等相关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把握本节课程的核心知识。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性: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遗传物质不变性

3、结果: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

4、意义: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生理功能效率

5、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理:细胞都具有全套遗传物质

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

4、干细胞:动物细胞体内保留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