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老年人的前列腺癌真不少!
因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表现与前列腺增生几乎一模一样,常被误认为增生,很多人都不放在心上,到了不得不去医院时已出现了难以挽回的状态,不少人已转移到骨头了骨痛才去看病(注:转移总是它附近的骨头先遭殃,如骨盆,会阴部,大腿骨的胀痛不适,疼痛),此时治疗就很棘手了。要早,所以中老年人如有小便问题不要自己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或肥大,就去医院作一个FSA(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但也并不是FSA升高了一定就是,还要做肛检,B超,MR等诊断,如还有疑惑,就做前列腺穿刺活检做病理来确认。
已确认的前列腺癌要及时治疗。以往的治疗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有根治手术(前列腺全部切除)和保守手术(留下前列腺,切除睾丸)。
对早期的前列腺癌,尤其是对年龄还较轻的身体情况许可的,高危因素少的一期者,手术是首选,由于前列腺位置较深,过去在膀胱镜下手术,而现在用机器人(达芬奇)手术,它现在做得较多和好的就是对前列腺的手术,医生可图像下更精确操控,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2,3天可拔出导尿管自己排尿了,对身体损伤小,恢复快,性功能也得到比较好保护,现在除手术外还可选择消融,冷冻消融是用微创手段插入冷冻消融针对癌块根治,此方法适用于对生育功能及性功能要求低的老年患者,不愿开刀手术的人。另可放疗,对局部的治疗不错,但精确度不如手术,对技术设备要求高。
对于二,三期已临近扩散的应该采取综合治疗,除手术外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合内分泌治疗或放疗,到了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癌细胞已扩散是不能根治的,现在的患者去医院已是晚期的竟高达70%(西方发达国家仅5%)这与知识的普及及检查有关,我国近几年也将PSA(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检测纳入中老年男性的体检项目了,它是目前前列腺癌筛查的常规指标之一,对早期,无症状的或症状轻微的诊断很有价值,因为前列腺癌早期靠自检实在太难了,一旦出现尿痛,尿血,水肿,严重的食欲不振
或者骨转移后的骨痛,骨折,,那就晚期了,另外,PSA也是临床前列腺癌进展的风险预测指标之一,如PSA较低,可能说明病情进展不快,可继续观察或保守治疗。
近年来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不主张过度去治疗,以前认为它一种雄激素依赖的肿瘤,将睾丸切除了就可抑制癌生长,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即使切了睾丸也无如此,切除睾丸的手术还有尿失禁,出血,感染,勃起功能障碍等手术风险问题,反而影响生活质量下降,美国也有数据,切睾后每100人就有一人在手术后30天死亡,切了后存活时间未必比密切观察更长。对于放疗,化疗,它们对直肠周围的组织器官损伤及性功能影响也大,给患者也带来相当不便,同时还可加速患者原有基础病的进展,生活质量更低。
他们认为,前列腺癌的病程很长,病程进展缓慢,相当一部分病人进展极慢,或者根本不进展(医学上称它的生物学行为稳定)也有人称它为“懒癌”, 病人和医生非要主动去动它的话,在临床上意义不大,属于过度医疗。
国内外医学界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对于怀疑的应该采取主动监测和监管的治疗方案,如有变化就采取相应措施,手术切除前列腺(早期切除前列腺10年生存率80-90%是没有问题的)
,中晚期用保守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二年会耐药,出现去势现象,这样一来治疗难度就更大)等“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好就是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切除!现省三甲医院一般对此癌都这样,极少过度了,而游医,广告,无论前列腺的炎症,增生,癌症,不是一个打着“肾虚”可以概括的。
(注:我的医学博文介于医学科普和专业之间,前者太简单怕说不清楚,后者太专业不便理解,所以用普通的语言将两者结合了,希望大家能接受并且有点益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