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我的患糖尿病博友的15点关注(下)

(2017-04-14 08:01:37)
标签:

糖尿病

监测

希望

现状

健康

八,糖尿病人为什么常易发生高血压?(而长期患高血压者倒不一定会患糖尿病)
   糖尿病患上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两倍多,而且患高血压的年龄要比正常人提前10年左右就出现了。要知道糖尿病人患了高血压后更易发生心梗,脑血管意外及大血管,视网膜和肾脏的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为什么糖尿病人会发生高血压呢?
  1,由于糖代谢紊乱加速了肾动脉和全身动脉的变化,使外周的阻力增加而使血压上升。
  2,高血糖使全身的血容量增加,这样肾脏就在超负荷工作了,水和钠不能完全排出而留在体内,引起高血压。
 另一方面,高血压又加重了糖尿病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的相互影响。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将自己的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控糖,控盐,控脂。

九,糖尿病+胖肝=雪上加霜
  胖肝就是脂肪肝。二者都有的达46%,要把脂肪肝控制下来,否则比正常人更易患上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后果。因为糖友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的合成也出现了些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在肝内转化为脂肪了,积蓄在肝内形成了脂肪肝。
  糖友一旦有了脂肪肝,早期是无症状的,重视也不够,如再不注意风险会加大,发展成脂肪变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与此同时,出现脂肪肝的糖友可进一步加重了胰岛素的抵抗力,让血糖持续升高总处在高水平。怎么办?还是控糖,控脂,控盐及加强运动。此时对空腹血糖的要求更高了。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是何等重要!说“这饭和菜做得很好吃”。所谓好吃无非是多放些油,多放些调味品(内含不少钠),而真正糖尿病人的饮食是不怎么好吃的。这里,就需要强烈的自我管理毅力。
  也要告知的是“三高”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光降其中之一就难于达到理想效果,同时降了血压,血脂,可能你的血糖用少量药物也可降下来了。还有,光依靠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而不运动,不改进饮食习惯的和控食,那血糖也是难于降下来的!

十,糖尿病背后的推手和建议。
  1,长期夜猫子。这样会让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调节能力更差。
  2,久坐时间太多太长。使脂肪存储体内,这些脂肪让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3,益生菌吃得太少。美国有一研究说当肠道有益细菌增加,其数量超过有害细菌时,患糖尿病会减少,既然这样大家就多喝酸奶(最好不要加糖的酸奶,可以自己发酵做的),多吃发酵食品吧。
  4,不要用塑料容器加热饭菜。纽约有一大学研究说塑料容器内的化学物质经高温后会诱发出胰岛素抵抗,从而使血糖升高。
 
   建议患糖尿病的博友们早餐吃燕麦,是要煮了才吃的那种纯燕麦,每天可50克左右,不要速溶的那种,那里面含有糊精和植脂素,这二种是不好的东西,反式脂肪,。另外多吃植物胰岛素——苦瓜,它能促进糖元的分解,改善血糖水平。

十一,糖尿病的三大误区。
误区1. 认为糖尿病是可以根治的。
      目前为止不可能,有些刚发现的轻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饮食加运动后,血糖可降到正常了,甚至不用药也可正常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治愈了,一放松下来马上卷土重来,要知道此病是要打持久战的。
 
误区2. 认为糖尿病是不能预防的
   不对,是可以预防的。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科学的饮食习惯及持之以恒的坚持运动,避免肥胖,少饮酒不饮酒,不抽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可将糖尿病的发病率降到低水平。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提早预防。
 
误区3. 认为服降糖药可以预防糖尿病。
   不行。当知道自己已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后,不想控制饮食,也不想运动,而服降糖药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降糖药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而且你没有血糖高而用了降糖药不但不可能,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会更大。
 
十二,糖尿病人妊娠时
  如果怀第一胎时有过妊娠糖尿病的经历,产后虽然血糖已正常了,但现在怀第二胎也要算“糖妈”,同样需要做好妊娠前的一切准备和孕期管理。如果已有糖尿病肾病的,劝你们不要怀孕了,无论一胎二胎。
  糖妈在怀二胎前如果是肥胖和超重的,希望能减重7-10%,因为糖妈在怀孕后会面临的风险要比正常人大得多,怀孕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都高。近期的有:自然流产,妊娠高血压,酮症酸中毒,感染,早产,死胎及新生儿低血糖等。远期的有:后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母亲的糖代谢进一步异常等。所以有糖尿病的女性要怀孕要在医生的严密指导下。
  糖妈能否母乳给孩子?可以,坚持母乳还可使自己的血糖下降,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也可减少婴儿日后发展成2型糖尿病风险,理由不说了,但要注意哺乳时发生低血糖的可能。用药量要遵照医嘱,尽量让最小量药发挥最佳作用。
 
十三,糖尿病人的口腔问题
  我们正常人的一付牙齿的寿命是80年,但国人大部分人没有到达这个数字,早早地坏了,掉了,而糖尿病人的牙齿寿命就更短,因为血糖高,细菌真菌容易生长,易患牙龈炎,牙周炎,牙龈脓肿等要比正常人多得多,引起牙齿松动,脱落和移位。另外口臭是糖尿病的一个典型信号,引起原因除了牙龈炎牙周炎等之外,还有因糖代谢紊乱了,引起脂肪在此活跃起来,从而产生丙酮,丙酮由口和鼻腔排出。怎么办? 除了看牙科,还是控糖!控糖!
 
十四,糖尿病人还应注意其他的几个器官
你的胰腺更要保护好——
  因为你的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而发病。众所周知,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荷尔蒙,又称“长寿因子”,能给予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如果它的功能低了,我们吃进去的东西不能进入细胞作能量消耗掉,就会大量蓄积在血液中,使血液变甜,如果我们的组织,器官,血管,神经都泡在糖水中,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人体是一个整体,胰腺也是一个整体,当胰腺有了这个问题了,那么也会出现另一个问题,糖尿病人的胰腺炎发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得多,且病情严重,预后也不佳或反复发作,因此糖友们如有急性腹痛切勿忽略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你的胆囊也要保护好——
  胰腺和胆囊是临床上相互影响的一对器官,一旦胰腺有病,胆囊也会“青睐”,其中最多的是胆结石,约有1/3的深资糖友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的要特别警惕胆结石的发生。
 
糖友的肝也伤不起——
  患糖尿病久了,脾气变得火爆,烦燥不安,这样可使血糖更不易降下来,时间久了还会影响到肝功能,肝有了问题血糖更降不下来了,所以作为糖尿病人的家属应该理解他们,不要与他们计较了,作为本人也要克制自己的坏脾气。
 
十五,糖尿病人的希望和福音
  医学科学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只要你现在能与糖尿病很好地和平共处,不让其向坏的方面发展,你就有可能享受到高科技成果。
 
  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和胰岛移植,对于胰岛移植国外已有了一定成绩和经验,我知道一位英藉华人一直在英国做胰岛细胞移植工作的,唷!我们中国真应承认自己的不足,好不容易请人家来一次,白手起家办实验室,东批西批的手续繁复,人家不愿做“开荒牛”不干回去了。不过我想既然国外有,我国一定时间后也会有,因为科技资源是世界共享的。
 
  利用猪的胰腺异体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研究已取得说良好进展,怎么是猪!?是猪,你们现在用的注射胰岛素不是从猪的胰腺中提炼出来的吗?用猪的胰腺来提炼胰岛素可以,那么能不能将猪的胰腺来作异体移植给人,可不可以呢?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想将这种想法成为现实,而且已取得一定成效了,他们发现猪和人的胰岛素蛋白有一个氨基酸有差别,那就是人胰岛素B链的30位氨基酸是苏氨基酸,而猪是丙氨基酸,现在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基因编辑修饰猪的氨基酸,让它完全与人相同,这样猪就可以作我们胰腺移植的理想供体,就是说把猪的胰腺移植到我们人身上,目前已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有希望为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带来新的突破。所以啊!糖友们!猪是你们的“好朋友”!少吃些猪肉吧!(反正吃多了猪肉对你们也是不利的)。
 
  还有,加拿大的英藉医生及研究者们已通过基因疗法来逆转1型糖尿病了,新疗法可帮助1型糖尿病人实现长期让血糖稳定,让患者完全摆脱对胰岛素注射的依赖,现此技术在开展临床前安全评估,预期未来2,3年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既然1型可以,2型呢? 等着吧!只要我们活得足够地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