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伤痕--重男轻女.

(2015-09-11 15:18:38)
标签:

重男轻女

童年伤痕

心理阴影

情感

 春雨啊春雨,请你均匀地洒,

   莫只洒向肥沃的绿洲.

   也请想到贫土荒沙

   是土地都该耕种,

   是种子都要发芽!

 

         倾诉是排毒,此时此刻我在向大家排毒!  聆听是最好的疗伤,此时此刻聆听我的博友是在给我疗伤! 谢谢大家了!

    我常常羡慕你们都有一个华丽的童年,这种华丽,我指的不是物质,而是得到了很多的关怀和爱,爱和安全感. 而我的童年却相反,不缺前者而缺后者.

    首先,我要感恩我的父母,我生命的起源!

    我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在我童年幼小心灵里就种下了不平等的种子,而这个平等,是对孩子的最好馈赠.,是对生命的最好馈赠,是那种涉世之初就得到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平等心理,平等态度和平等方式. 这种父母的平等教育对生命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对孩子从小以不平等的教育方式,重男轻女的成长模式,是对孩子性格造成及日后的生活会引起巨大影响.

    教养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智慧,亦是对父母检验他们所具有教养的一种智慧.我的母亲显然没有这种智慧, 她本人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不是一般的,而是极端的),在造就了我和妹妹一条不健康的心理历程中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在当时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有保姆,有巧克力糖吃)还容不得我妹妹的存在,5岁时送给了别人,逃跑回家迷了路,给一个乞丐遇见,抱着她一家一家的询问是谁家孩子(真不知道从前的乞丐怎么会这样好?!),大街小巷走了很多路,最终问到了一家认识我家的就送了回来,报酬是仅仅几斗大米....因为要逃回家,收养的也不要她了,就此留下了(博文"老姐妹"中有她). 我的情况是虽然没有将我送人,但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我们有太强势的母亲,太弱势的父亲(以后有机会可能我会说说我那不一般的家庭) 我们的父亲反对重男轻女,但他无力保护我们姐妹俩,我们姐妹俩就在这样重男轻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中同古代是小农社会,男子是农业社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这就造成了中国古代重男轻女思想的盛行.而现代即使提倡了男女平等,但绝对的平等很难达到,仍有很多老人甚至年轻人仍保留着重男轻女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却给无辜的女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也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易患抑郁症(我就患过,想的尽是童年时重男轻女的种种经历),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厌食症,人格障碍等精神因素的疾病,在他们孤僻,懦弱,敏感,自卑,好生闷气,多愁善感的性格缺陷影响下,有很大可能会影响到今后的夫妇关系,婆媳关系及人际关系,所以对于这样的女孩的未来过得很是心苦.是的! 我体会到了! 心苦!

     幼年时被忽略,成年时为了争取更多的爱,努力地使自己做得更好,例如孝敬父母(博文"老姐妹俩"中有描述),很爱弟弟们,但母亲认为理所应当,文革十年她最最钟爱的大弟与她划清界线抛弃她十年也认为可以理解的理所应当,,而我这个大姐就理所应当负起责任. 前年,就在我母亲97岁患老年性痴呆去世的前一年,母女俩作了一次如下的谈话:

          " 妈, 你还记得琍儿吗?"      

          "记得,是我的大女儿."  与她面对面,不知道是我.

          "你喜欢过她吗?"

          "不喜欢!"

          "为什么"

          "她是个女的唄."

          "为什么不把她也送了人?"

          "她大了,没法送了,送了也要逃回来!",,,,,

     我心凉了! 心中似乎在流血! .原来我的母亲早就在情感上遗弃了我!

 

     美国一著名心理学家说"一个心理上受到伤害的孩子,他未来的成长将要面对的思想和心理上的阻碍甚至比一个肉体受过伤害的孩子还要大".  因为他们缺乏被接纳,被保护,缺乏在爱中成长.似失联的孤岛. 无论男女,在孩子童年时给予包容和无条件的爱将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有人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而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成长的女孩要做到健全的人格修养谈何容易? 直到老年,永远的伤痛,朋友们可以想像一下,一个受了伤的小女孩在表达自己的愤怒,隐藏在愤怒背后的是渴望得到"母爱",是的,渴望爱,渴望久了,得不到了也就不相再得到了!

     重男轻女的偏心使同胞看在眼里,他们原本天生要在童年时期竞争父母的关注和爱,并对此十分敏感,一旦察觉就有想法,由此引发的同胞之间的怨恨有时却用一生来化解.比我小一岁多的大弟弟是我母亲最最偏爱的宝贝,现在我们都已是是古稀之年,关系甚远,也就是心灵距离甚远,好像也没多少话可说,我不能理解他在文革中抛弃母亲十年,我也不理解在母亲患老年痴呆症时的不闻不问,虽然母亲不计较,但我计较.这是母亲的过错还是他本人的过错,还是我的过错? 是啊! 验证了那句话,重男轻女引发的怨恨要用尽一生去化解!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在喧嚣的尘世中,打开那个锁在我心头的心灵之窗,许多经历可如风而去,但有些经历却在心灵上刻上深深的痕迹,老人纵然千般错,儿女须报养育恩,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接纳和放下童年的伤害,不要拿过去的回忆来反复咀嚼而折磨现在的自己.所以,今天我写下此博文,目的是排毒!

      春雨啊春雨,请你均匀地洒! 一定要均匀地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