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左下肢常感到发凉,一阵阵的似风吹进一般,虽然已穿得够暖和了仍是这样,而右下肢没有此发凉感.我的医学知识告诉我可能是左下肢的血管出了问题,或狭窄,或有斑块形成了,或血管已堵塞的几分之几了.如果让其再发展下去,可能要"间歇性跛行"了,再发展下去下肢的皮肤会变黑,再以后要溃疡了,最终要截肢了,,,,可怕!
赶快要去医院就诊! 用B超来测一测左下肢血管的情况.
我在此医学院工作了三十多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学生,有的留在我们几个附属医院工作,但我从不运用此种关系,排队挂号,排队就诊,排队取药,多少年都如此,自己能做的事不必麻烦他人,这次也一样.挂了一个血管外科教授的门诊号,等待了二个小时,輪到我时我进去诊室,看到教授身边围着不少病人,焦急地等待着什么时候輪到他们,我真想不通,为什么要围着医生呢?
多烦人哪! 医生一次又一次地催促大家去外边座位等候,,他们就是不听.
我的病简单,只就诊了三分钟,看看我的左下肢再开个B超单就行了,三分钟已足够,目的达到了.就是要看看我的左下肢有无血管狭窄,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次日去做B超,不得了,B超大厅那么多人,虽然有200来个座位,也有屏幕显示叫号,但人们偏偏喜欢拥挤在B超报到处窗口,简直是拥挤不堪,当播音器叫到我的名字时,我大声喊"到",但就是挤不进去,当第二次喊我时,我也大声喊"我在这里,我挤不进去,求你们了让让我!"就这样我终于拿到了单子.
人啊人! 为什么非要这样呢?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候有什么不好呢? 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呢?
说到底这是人的素质问题!我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GDP增长多少多少,但人的素质一点也没有增长,反而有些倒退了!
其实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园, 但我们自己不想园又有什么办法呢? 医患关系紧张,难道患者本人及家属不应该自律吗?
我认为我国极需要加强对国民的素质和道德教育,才能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改善和提高相应.
以上是我此次看病的第一个体会.
第二个体会是医院里看病的老年人真多,老人病人真多,有的坐轮椅,有的家人搀扶,有的无法直起身,弯腰驼背,有的双脚跛行,有的已形成O形腿走路一拐一拐,有的甚至吸着氧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发展,现在已经有12%,13%了,有人推算若干年后将会达到24%,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啊!这么一个宠大数字对国家来说是个灾难,如果现在还不采取适当措施,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放宽生第二胎,鼓励生第二胎是时候了!
第三,我的B超结果惊喜,
左下肢无血管狭窄,无斑块形成,太好了! 幸福,这就是幸福!幸福其实就这么简单!
这次也提醒了我再不能久坐了,久坐时间长了迟早会出问题.要动,要晒,要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对了,好久没有去白云山了,去白云山,去桃花涧,那里的桃花现在正盛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