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风云(一上)
(2022-11-21 09:55:55)插队风云(一上)
张
我们的汽车刚在村里停下,就受到了公社、大队和各小队领导的热烈欢迎。随后,按照大队预先登记的农家,将其它15名知青分开男女住进去。吴老师和我、贾真祥和李纯仁则住在大队办公室的两间窑洞里。
窑洞对面,就是大队为我们安顿的食堂。这时,在支书巩安的安排下,村里几个女人已为我们这一群人做好了饭。主食是油糕,副食是大烩菜。锅台很宽大,铁锅直径足有一米!对面是一盘一直到墙根的大火炕,此时已将席子撤去,顺长摆着两排炕桌。我们就分四排坐在炕桌前,吃着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饭菜。
饭后,吴老师和下乡干部贾晓荣召集我们开了一个会。会上决定,吴老师任知青队队长,我任副队长兼事务长,另一个副队长是贾凤祥。她和贾真祥是姐弟俩,他们的父亲正是贾晓荣。
晚上,大队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为我们开了欢迎大会。公社领导、大队领导、北京知青代表先后讲了话。我代表新插队的知识青年也讲了话,但由于高度紧张和口吃,没有讲好。
好好钻研一下,然后上大学。
实际情况呢?吴老师隔三差五就回家,一回去就住个十天半月,而将这个知青摊子留给我管理。按说,吴凤祥也是副队长,他为什么不交给她你?难道是女同志的缘故吗?这样,我天天不但要跟大伙儿出地劳动,而且还有管理这些人的吃喝拉杂一大堆事务,十分麻烦。根本抽不出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不过,整整缠绕了我两年的神经衰弱症,在不知不觉中不见了。每天晚上,我总是倒头就睡,一觉就到天亮!从此,将“五味子酊”彻底扔开了。
没几天,大队又将我们所有知青组建了一个民兵排,我又当了排长。这样,其它知青配备的是半自动步枪,我是冲锋枪,只是没有配备子弹。
我也真够忙的!每天早上,我就早早地起了床,将米面用秤秤到食堂里,等两个做饭的女知青到后,就带着其它知青去跑步。接着是回来洗漱,吃饭。然后又得带领大家出地劳动。
食堂的饭是定量。每人每天一斤二两,我也不例外。这么一点粮,对于我们男知青,实在是太少了。女知青呢?有的将够,有的还吃不了。这样,我们男知青有时候能沾点光。有几天,王芝香的午饭只吃一个玉米面窝头,而将另外一个偷偷给了我。我初时不大在意,后来发现她的眼睛老盯着我看。我就觉得这事有点麻烦。要知道:当时,我与农村那位对象的关系尽管冷落了,但还没有吹。在这种情况下,我能接纳别人吗?不过,对她,我的确不甚动心。于是,我后来打上饭后就躲开了,生怕她日久生情,将来徒增不必要的伤痛。
李纯仁更吃不饱!他的家庭呢?不好。母亲在他和弟弟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一九六八年的一天作了个梦,梦见自己当了皇上,后来因为别人的告密,受到了镇压。他小学还没有毕业,就流落到社会上,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罪。下乡插队,对他来说,实际是一种变相的处罚。不过,他从此结束了在县城流浪的生涯,总算有了落脚的地方。在这里,他因为受不到女知青的特殊照顾,常常挨饿。因此,一到晚上,他就想问我要第二天的面做着吃。我能给他妈?一回两回,可以。但多了,那可不能。我得对他天天有吃的负责呀!因此,他常常在我这里吃闭门羹。
唉,那个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