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带你去看童话世界

标签:
安徒生童话任溶溶叶君健丹麦童话 |
分类: 阅读有道 |

2014年,是丹麦国宝级人物、童话作者安徒生被引入中国100周年,按这个年份计算,至少4代小朋友都是在安徒生童话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
9月12日,正值丹麦首相托宁-施密特访华第二天。在前一天做客新浪网微访谈时,美丽的女首相对提问网友表示:“我想你非常了解安徒生对丹麦的影响,丹麦和中国都受到了这样的影响。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很高。很多中国孩子学习安徒生、了解安徒生,并从中收获快乐,这是连接丹中两国的一座桥梁。”
或许正因为“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还没有看到像中国这样喜爱安徒生童话的国家”,“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开幕,首相不仅出席并致辞,还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馆长邓丽共同剪彩,宣告展览正式开始。
本次展览以“魅力永恒的童话力量”为主题,通过展览,可以了解包括安徒生的生平、作品及在中国的传播、安徒生童话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安徒生童话戏剧表演与工坊四部分的内容。
“安徒生童话进入中国百年纪念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展出时间为9月12日至10月31日,随后将在浙江省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院总馆和大连现代博物馆巡展。接下来,借助今天拍的一些照片,带大家第一时间近距离接触这次纪念展。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进入展厅的前言部分。相比这类官方的文字,旮旯里的小细节更加吸引我。比如安徒生一直自卑,因为自己矮小、驼背、丑陋。这也是他创作《丑小鸭》的缘由。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他创作了这么多童话,当时就获得了包括皇室在内的欣赏和喜爱。2009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还为《野天鹅》同名电影设计了服装和剪纸。

展览几个部分由剪纸图案墙分开。之前并不了解安徒生是一位剪纸高手,他能单单把纸对折,不打草稿就剪出各种各样的童话人物,比如农夫啊丘比特啊天使啊怪物等,而且每每图案都不同。据介绍,这也是当年他和小朋友一块儿玩的方式。此外,到了圣诞节等大型节日,安徒生就会自己设计剪纸图样,上好色,送给朋友们挂在圣诞树上(好有爱的一个作家啊)。

展厅正中有一尊安徒生和小朋友相处小故事的小雕像。光影效果不错。他身后那个大型剪纸图样就是他自己设计的无限放大版。

个人认为这是本次展览的压轴展品:安徒生61岁购买的一张床!细细数来,床垫就有20张。真恨自己当时没有问解说员:这个床要怎么睡?是借助梯子爬上去还是把床垫撒的满地都是打着滚儿睡?
不管怎样,可见老爷爷对豌豆姑娘的喜爱。但是,家里能放这么一张床,真的能带来灵感吗?好担心老爷子从两米高的床上摔下来啊!

剪纸作品来了。右边这个人物的大靴子设计的很棒,如果是一口气剪出来的作品的话,的确还有点难度呢。

旁边是比较复杂一些的大开剪纸。

这是上了色的节庆版本,有一定的室内装饰功能。

安徒生少年离家且一生漂泊,他说:“我属于整个世界!”

这就是陪伴他漂泊的历尽艰辛的牛皮箱。因为皮带扣的形状,安徒生管自己的皮箱叫“大象”。

有时候,他也会小做画稿,怡神怡情。

这是一页笔记。

以及他用过的镀金钢笔。

安徒生童话首次被介绍到中国,有赖于译者叶君健先生。在他之后,还有林桦和任溶溶两位译者的辛勤劳动。有赖于他们,小朋友才得以看到这些来自丹麦的童话故事。



这是叶君健先生翻译过的安徒生图画。

林桦先生翻译的安徒生图画故事。

和任溶溶先生翻译的安徒生童话。

这些是在教材中出现的安徒生童话作品,以及针对安徒生的研究书籍。

走到和安徒生童话主题儿童剪纸区,颜色一下子亮了起来。

再来一张剪纸墙的大特写。

这就是前文提到的女王设计的童话服装。

最后是儿童游戏区,孩子们围绕着一大桌乐高玩具玩的不亦乐乎,桌上可以看到已经搭建成形的童话故事场景。

最后,是今天展览开幕时的几张现场:

展览开幕前,丹麦首相的致辞和剪彩。

展览开幕前,芳草地小学的同学们为大家带来了《野天鹅》童话剧片段。

(文|摄影 叶宇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