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画画的叮当聊天:为着内心的喜悦,思考和画画

标签:
笔记大自然绘画儿童塞尚故事育儿 |
分类: 主题推荐 |
文/郑先子
叮当是谁?
她是一个跟我差不多的同龄人,一个写字的人,一个喜欢养鸟的人,一个喜欢养植物的人。一个没有小孩却很喜欢小孩的人。然后,她还是一个喜欢画画的人。
提笔就画从翻看一本书开始
说起她喜欢画画这事儿,最初我原本只知道她是写字的,写过小朋友很喜欢的动画片作品。某一天,不知道怎么看到她的画,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她一直说她没学多久,她是自已就摸索着画起来的。那本她跟着摸索的书叫《笔记大自然》
作者: (美)克莱尔·沃克·莱斯利、查尔斯·E·罗斯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找寻一种探索周围世界的新途径
http://s16/bmiddle/0041vpXFzy6HNxKDG592f&690
这是她画的第一幅画:
http://s16/mw690/0041vpXFzy6HNxOUyaH1f&690
她养了两只鸟,其实她不只养了两只鸟,只不过有的就离开了。最后她还是有两只鸟。她经常画它们的样子,像养的两个小孩子,傲娇而自得的生活在一起。
她一直鼓励我画家里的两只猫,她说“用自已的笔记录下它们的样子,也算它们没白跟你一场。”“这其实是件很诗意的事情。不然你想想,让你回忆过去平凡日子的某一天,肯定想不起什么细节和质感吧?有了这些画就有了记忆,不仅是画中的记录,还有画画时的情景都能存留一部分。”
这是她现在的画:
http://s16/mw690/0041vpXFzy6HNxSMAvd9f&690
http://s2/mw690/0041vpXFzy6HNxTnS4p41&690
http://s8/mw690/0041vpXFzy6HNxTW2Q7e7&690
http://s12/mw690/0041vpXFzy6HNxUvKPx5b&690
http://s16/mw690/0041vpXFzy6HNxV5BGndf&690
http://s16/mw690/0041vpXFzy6HNxVXElx2f&690
http://s3/mw690/0041vpXFzy6HNxWBBE662&690
http://s5/mw690/0041vpXFzy6HNxX8oWEa4&690
她从那本《笔记大自然》开始画,然后她自已也画了《笔记大自然》。
因为我家的小朋友也学画的关系,我会跟她经常交流些画画的事情,她又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与她的聊天,便格外有收获。最近的一个主题就是关于“绘画与故事性”的讨论。
关于绘画与故事性的讨论
她说“我从小讨厌简笔画,甚至我不喜欢迪斯尼,觉得太概念,但是要说画面的故事性,我有点不同看法。我认为纯粹的绘画也是可以有一定故事性的。看你怎么理解故事性?比如有些画,你看了就会觉得有故事感,而这些画本身并不是漫画。当然学画画首先不是奔着画出故事感的出发点去的,但是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画着画就会让画面有点说不出来的故事感,甚至不是有意的。所以我觉得,画面有故事感没事,但学画画时不要上来就很功利地想画故事。古典绘画都是故事,比如圣经故事。
关于作者解释的这句话,叮当说“我不觉得塞尚说的主要是这个意思,因为我看了那本《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深受启发。我明白自已为啥有时画的线条不准?是因为我用逻辑思维了,我觉得塞尚说的就是很直接的这个意思。你别去想概念,别去想文学描述的物体,你就直接画你看到的,是什么角度画什么角度,斜的就画斜的,颜色就画颜色,不要去想文学描写中阴影的颜色,只画你看到的。其实看到的很多颜色是你逻辑上不能接受的,你会觉得这不对,不应该是这样。我们概念里的苹果是红色的,最多带点黄绿,其实画的时候就发现不是。这时候你是忠实于眼睛还是概念呢?我认为塞尚说的是这码事,非常简单,没有那么深奥。最近练习比较多,自已也感到有些进步,好多感触就渐渐清晰了。最重要一条,除了构图需要稍微用点逻辑思维,别的时候啥也不要想,只管忠实于眼睛,这样就毫无负担,就会顺畅,而且会有信心不涂改。在左右脑之间徘徊是最难受的,因为你对任何一方都没有足够的信任,索性完全信任一方就简单了,这是我的思考。结论就是不思考。因为不思考,就腾空了大脑,画画的时间就特别愉快。因为啥也不想,只是看着笔下的形象出现,变好看。”
“成年人学画画,最难克服的就是逻辑思维。生活阅历丰富,经验越多,形成的概念越多,阻碍也就越大,这时候必须把自已当成小孩。看一朵花,不要去想我知道它叫月季,它是什么颜色的?只是惊奇地想啊这是朵花,我不认识它,这就好办了。越无知越好办。”
关于绘画与故事性,在正声儿童艺术的王剑老师《如何学色彩》一文中也有阐释:“画一个完整的有情节的画面至少要具备一些要素:构图、造型、色彩、空间、情节。当孩子对于这几个基本要素,都还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以往的经验,或者偶发的效果。所以很可能最后的结果是,很想把故事画出来,而实际上非常困难,经常最后变成一种类似图像符号式的图解。”
王剑老师关于绘画与故事性的指导是针对在正声学画的小朋友的,叮当关于绘画与故事性的理解是成人的,并且是成人正在绘画练习中的理解。
我在叮当和孩子们学画那里看到了一样的特质,就是心无旁骛的绘画,基于喜爱的。只不过,叮当是看过千帆后自已琢磨,走到自然,越来越贴近她自已内心的喜悦。孩子们有家长在旁边,有老师在旁边,还要看过千帆去。(文/郑先子)
更多文章请访问新浪育儿【养育有道】专栏
----------------------------------------------------
感谢阅读,我们有一点儿心心相印了;)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的微信号是:yangyuyoudao
官方微博 @新浪育儿
我们倡导:
----养育之道,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