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跟霄霏沟通这个主题时,她说:很喜欢“父母看多远,孩子走多远”这句话,不只是关于旅行。当爸爸妈妈只关注孩子眼下的发展问题,总难免焦虑,这种焦虑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而当爸爸妈妈看到十年二十年之后,或者回想自己十年二十年之前,就会发现有很多焦虑是不必要的,就会释然许多,这样也给孩子提供了从容发展的氛围。
对话嘉宾:严霄霏 北京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目前在夏威夷做心理研究方面的工作。
对话主持:新浪育儿执行主编
郑先子
问: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家门口的一个小水洼,小沙地,能给到一个孩子的乐趣都是特别巨大的,那么从小带孩子去旅行,到外面看世界,意义和乐趣是什么呢?
霄霏:爸爸妈妈也许希望事先做好功课,在旅途中教孩子很多东西,但小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来自他们的直接感受,从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的东西里去学习,这些直接体验的影响力远远比在电视节目、图画书或爸爸妈妈的语言描述里间接得到的要大得多,无论是他们日后的认知思维还是社会交往技能都会受益于早期这种感受的能力。从小带孩子去旅行,可以带给孩子更丰富的新鲜刺激,了解日常生活之外还存在非常不同的东西,既激发他们探索的好奇心,同时又形成对那些不同能够“见怪不怪”坦然接受的态度。
带小孩子旅行有点像一种预演,我们在排练如何扶持着孩子长大成人走向未知世界的旅程。在他们小时候我们牵着他们的手一起旅行,长大以后这些经历也会在精神上始终支持陪伴他们。
问: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去旅行,看什么样的风景,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
霄霏:带孩子旅行当然要考虑孩子能够承受的条件,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旅行的目的地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山野乡村都好。就像小孩子吃饭营养要均衡一样,各种地方都可以走一走。可以有休闲度假式的旅行,需要户外跋涉的旅行也不错;可以去看广阔山川原野亲近大自然,让心胸也宽广起来;也可以在名胜古迹和喧闹集市了解风土人文,欣赏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孩子在这些旅行里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识,于是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不再只是身边接触到的城市生活,而是一个更加多姿多彩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旅行中遇到什么人和去哪里一样重要。旅行中除了新鲜有趣的事物,也关注旅途中的人们和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爸爸妈妈在陌生的环境里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怎么处理问题,怎么结交到友善热心的朋友,这些都会留在孩子心里。
问:旅行中你会发现更了解孩子了吗?会有很多突然状况出现吗?
霄霏:带孩子旅行时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对爸妈来说是大考验。即便是非常擅于做计划、准备很充分的爸爸妈妈,也可能遇到孩子不配合或者孩子突然生病之类的状况,不得不妥协、变得更灵活、更能随机应变,甚至还要学会乐于享受这些状况带来的意外“惊喜”。旅行的劳累可能让孩子有更软弱或更烦躁不安,这种脆弱的时候更容易看到他们的本性,也更可能看到他们的成长。而爸爸妈妈对他们本性的接纳也正是他们成长的助力。
问: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心理学专业素养会帮助你看到更远吗?
霄霏:因为一直在发展心理学专业这个方向,对小孩的发展规律有一定认识,对孩子成长中的个案事件也知道不能以理论知识一概而论,所以在养育自己女儿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和理论知识各取一半。孩子成长先天因素和后天教养都有作用,了解接纳孩子先天特点因势利导,相信后天教育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常常自省,有做的不合适的地方不断调整,剩下的交给时间。对育儿界各种声音不会太去纠结,毕竟心理学研究里很多观点都没有定论,大原则把握好,只取认为适合自己孩子的那部分就好。
推荐喜欢的一本书:
http://s12/mw690/0041vpXFzy6HiS9eLVhfb&690
《小皮斯凯的第一次旅行》(日)二木真希子 文,张燕 译
蒲蒲兰绘本馆出品
推荐语:小皮斯凯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已出去闯荡。在间接经历一场惊险旅行的同时,她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自然共生的想法会不知不觉中感染给孩子们。
本期内容是与《妈咪宝贝》0-3版的合作的【微播 炉】栏目2014年3月刊的内容,请关注~
更多文章请访问新浪育儿【养育有道】专栏
----------------------------------------------------
感谢阅读,我们有一点儿心心相印了;)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的微信号是:yangyuyoudao
我们的网址是:http://baby.sina.com.cn
官方微博 @新浪育儿
我们倡导:
----养育之道,勿忘初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