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15-01-22 21:54:46)《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平安小学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笔算、解决单归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小数除法去解决双归一问题,主要让学生会解决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
在此节课之前的几节课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笔算,通过作业检测发现我班的学生基本已经掌握,现在要用此知识去解决双归一的问题,可能学生形成本节课的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就是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3、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感受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恰当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口算除法
4.5÷9
3.5÷0.5
(二)笔算除法
6.3÷14
(个别板演——集体订正——纠错)
二、“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一)出示问题:
买12个苹果花了19.4元。一个苹果大约多少钱?
(二)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出现4种答案:
1、=1.61666……
2、≈1.62
(三)同桌讨论:答案精确到哪一位?为什么?
(四)明确: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需要,取结果的近似值。
(五)说明取商的近似数时用了什么方法。——四舍五入法。
三、“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
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可以装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出示课件)
(一)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二)指名板演。
学生出现3种答案:
1、6个
(三)针对不同答案集体讨论:你觉得哪个答案合适?(6个还是7个?
为什么?同时明确横式上答案的写法。
(要求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子的个数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6个瓶子不够用,因此瓶子的个数比计算结果多1个。)(四)明确6.25中的0.25是0.25个瓶子,而不是0.25千克香油。
师:那到底剩了多少千克香油呢?
——0.1千克(可用验算的方法证明:6×0.4=2.4
(五)小结: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位数直接舍去并向前一位进一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
四、“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
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出示课件)
请同学读题
(一)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二)老师巡视。
学生出现3种答案:
1、16.666
(三)小组讨论:你觉得哪个答案合适?(16个还是17个?)为什么?
(要求: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礼盒数取整数,16.666…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红丝带不够包装17个礼盒,因此礼盒数应去尾取整。)
(四)小结: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一)练习九:3、6、7题
学生独立审题——判断对结果取近似值的方法——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二)出示课件练习:
1、结合实际,求下面各题的近似值。
一块布可以做5.9件同样的上衣,实际可以做()件。
一堆煤,一辆汽车2.15次运完。实际要运()次。
1千克大米2.84元,5.4千克大米应付()元。
2、考考你们的眼力,下面各题怎样取近似值才合适?
一辆汽车每次客运4吨货物,13.2吨货物至少要几次才能运完?进一法
每套衣服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这样的衣服?去违法
六、联系生活,举例巩固
1、张老师带100元钱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他可以买回几本词典?
2、新福小学有382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七、课堂小结
总结:一般生活中都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值,但有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或去尾法来取近似值。
教学反思
1、数学学科的特点:一是高度的抽象性、二是严密的逻辑性、三是广泛的应用性
2、在别人的讲评中进一步认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优点和缺陷,促进发展。
3、备课时首先要整体把握,瞻前顾后。
4、在本节课内容之前的几节课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的笔算,现在要用小数除法去解决双归一的问题,还是有点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