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褪色的豆腐干号
(2022-06-02 22:03:07)散文
我至今还保存着两张褪色的购物券,那是39年前太原市买生活必需品所需要的购物卷,号码是“91”,纸质并不好,颜色已经泛黄,下端盖着太原市商业局的印戳。这两张购物卷和那时的粮票、邮票、布证、棉花号一样,是计划经济时期物品短缺的象征。那时的中国人不仅吃粮穿衣要按人头配售,就是很普通的副食品也是一人一份。说起来可笑,这张购物卷就是1979年春节供应的豆腐干号,一张卷供应一斤。
1979年春节后我筹办婚事,母亲好不容易从农村买下一头猪,让邻居们好羡慕!有了猪肉喜宴就能办了,还需要一些豆腐干点缀一下,可豆腐干按人头供应,我一家三口的豆腐干号是难以满足喜宴需要的。我只好东奔西跑四处找亲戚朋友要豆腐干号。你们过节别吃了,先让给我办喜事吧!我逢人这样讨要。跑了一天,有的人已经在过节时吃掉了。有的人说也要办事用,离不开豆腐干这道菜,当然也找下七八个号,把豆腐干买下送给做饭的厨师。厨师说再找二斤豆腐干就凑乎过去了。于是我又跑到几十里外的表姐家,等拿回购物卷,商店已经关门,这二斤豆腐干最终没有买成。第二天,我的婚事总算凑乎办了,却留了这两张极为珍贵的豆腐干购物卷。
为找二斤豆腐干购物卷,几乎让我跑断腿。这件事让如今的人理解,真是天方夜谭!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商品就是这样短缺,一切生活必需品都要按人头分配,这两张购物卷不仅记载了我当时办婚事的尴尬,也成为那时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我结婚的那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我国人民在邓小平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经过40年的努力奋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仅逐年提高,而且向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迈进,社会主义的中国已旧貌换新颜。
如今,我们早已告别了按人头分配的商品短缺时代,那时的票证已成为记载历史的见证。当我们走进欣欣向荣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目不暇接,四季常青的“菜篮子”令人笑逐颜开。人们再也不会发愁有钱买不到东西,而是精心设计自己丰富而充盈的美好生活。改革开放给人们最大的红利就是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