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原成石
太原成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9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遥掐疙瘩

(2022-05-15 21:19:57)

散文    太原晚报202259

母亲是平遥人,爱吃擀面、拉面、猫耳朵、掐疙瘩等面食,尤其是掐疙瘩,是她最爱做的面食,也是我最喜欢吃的面食。掐疙瘩也是平遥的一个地方小吃,以平遥话释义,“掐”是“揪”的意思,“疙瘩”也就是面片,所以全称“掐疙瘩”。

   在吃供应粮的年代里,白面不多,我家一周大概吃两顿白面,每逢吃白面,母亲就做掐疙瘩面食。有一次,我问母亲,您咋老做掐疙瘩吃。母亲笑着说,掐疙瘩是咱平遥人的主食,招待亲人都吃掐疙瘩哩!你说,掐疙瘩好吃不好吃?我点点头说,好吃,好吃。说心里话,掐疙瘩就是好吃,浇上香喷喷的调料,吃起来滑溜溜的,有个嚼头,透着面香与母亲柔柔的爱,香在嘴上,甜在心里。

掐疙瘩也是山西有名的面食之一,有些地方称掐疙瘩是揪片,用手指把面片揪进锅里的一种面食。我在太原街头看到一家小饭馆挂着“切疙瘩”的招牌,这也是揪片。其实,“掐疙瘩”与“切疙瘩”、“揪片”是有区别的,一是做法不一,做揪片先把面擀成厚厚的面片,切成长条,蘸上面粉,然后再用手揪进锅里,由于面粉也带进锅里,汤就不清了,面食也软溜溜的,没有嚼头;而平遥掐疙瘩不用刀,先把面和好后,先揪下一小块,蘸上食用油,用手指捏薄,然后一片片地揪就锅里,由于没有面粉糊汤,这样煮出来的面食汤清、吃起来也滑溜、劲道。二是形状不同,掐疙瘩一般大小均匀,圆形或椭圆形,如指甲盖大小,“揪片”比较随意,有大有小,形状不一,做出来就没有掐疙瘩好看。

做掐疙瘩首先要把面和好,和成饺子面就可以了,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然后把面醒上半小时二十分钟,这样揪出的面片才有劲道。做掐疙瘩先把面揪下一大块,左手托面,转着圈把面捏薄,然后右手一片片地把面皮揪进锅里;做掐疙瘩要求手指功夫过硬,手掌有劲,手指敏捷,才能揪得大小一致,厚薄匀称。母亲说过,有一位邻居跟她学做掐疙瘩,由于没有手指功夫,揪面片时手掌没有托住面块,竟把面块掉进沸腾的锅里,溅起的开水烧伤了手。后来,那位邻居逢人便说,掐疙瘩好吃不好做。

我清晰地记着母亲做掐疙瘩的情景。母亲炒好菜后,揪下一块面团在手掌里揉搓了十几下,再抹上炒菜的油,那面团油亮亮地闪着光;她左手托面,转着圈把面团边缘处捏薄,然后,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揪,一片片指甲盖似的面片飞进锅里。母亲揪的速度很快,只听到锅里“噗嗤嗤”地声响,那面片又好像晶莹的雪花从天而降,飞到寻常百姓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养鹦鹉趣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