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语文解析2

(2024-01-22 23:41:55)
标签:

语文轻松学快乐啦啦啦

西城初三上期末解析

贤文老师语文课堂

2022北京西城初三(上

反语·化静为动

分类: 与贤文老师一起学语文

(二)(共6分)

欣赏下面两首苏轼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中秋月》写于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后。

7.《水调歌头》句句扣。上阕对月问青天,在“__________”人间的矛盾中,选择了人间。下阕对月抒怀,从恼月照人,表达__________之情,到由月及人,表达旷达胸襟和深挚祝愿。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8.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两首作品都以中秋月为题材,婵娟”“玉盘都指月亮,作品都有对中秋月的生动描绘和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怀。

B.《水调歌头》写在苏轼与苏辙久别之后,《中秋月》写在苏轼与苏辙重逢之时,两首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亲情。

C.《水调歌头》中的转朱阁写的是诗人转过朱红的楼阁;《中秋月》中的转玉盘写的是明月升入中天,遍洒清辉。

D. “何事长向别时圆”“此生此夜不长好两句,一句用疑问,一句用否定,两句表达的情感有相近之处。

9.下列引用诗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学校,他常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因为他诚实守信,所以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周围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他交往。

B.中秋晚会上,民歌《月柔柔》、魔术表演《嫦娥穿》等节目,都寄托了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C.面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现实,中国人总是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共享一轮明月,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

D.正是因为人生有久别,有痛苦,有无奈,才更要珍惜眼前难得的相聚,毕竟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9题答案】

【答案】7.     天上    思念(或:惆怅)    8. C   9. A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文的理解。

根据《水调歌头》上阕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可知,此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含蓄的展现出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写出词人面对天上还是人间的抉择时,想起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道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水调歌头》下阕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不禁愁绪万千,内心惆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词人从个人的离愁中跳脱出来,表现了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满含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8题详解】

C.《水调歌头》中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意思是: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用”“二字,来写月亮的移动轨迹,暗示夜已深。所以转朱阁写的并非是诗人转过朱红的楼阁;

故选C

9题详解】

A高处不胜寒意思是:站在高高的地方承受不住那里的风寒;比喻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知心的朋友,经常感觉被别人从高高的位置上推下来;又比喻一个人在技艺或修为上达到极高境界时能够做伴的人就越少,越会感到孤独与寒冷。在此形容他诚实守信所以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引用有误;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在此形容中秋晚会节目的主题,引用正确;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意思是: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由月亮的圆缺变化联想到人间的离别,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用来形容面对悲欢离合的现实,引用正确;

D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意思是: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写美景难遇,遇到就要学会珍惜眼前的美好。在此形容珍惜难得的相聚,引用正确;

故选A

(三)(共8分)

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甲】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乙】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

袁枚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丙】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注:[澄波]僧人的法号。[善弈]擅长下棋。[霞裳]袁枚的学生。[对枰(píng]对坐下棋。[怀远]老僧的法号。[天籁人籁]天籁指自然界的音响;人籁本为古代竹制乐器,后泛指人所发出的声音。[不图]没想到。[一]竟然。[征]同,证明。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长烟一        而下        谷传响                                                                                         B.楼也       一至于       是陋室

C. 春和景        八窗        察秋毫                                                                                         D.又复大       亭者谁       文以记之

11.翻译两文中三处画横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商人旅客不能前行,墙垣倾倒,船桨折断;薄薄的暮色暗下来了,虎在咆哮,猿在悲啼。

理解:淫雨、阴风、浊浪等致使星日无光、山岳隐形,水上船中的游子遭遇困境不能前行;暮色沉沉,虎啸猿啼,迁客骚人不免感慨遭际,感极而悲

【乙】是进亦忧,退亦忧。

翻译:这样(他们)进朝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理解:指古仁人居庙堂之高退指迁客骚人处江湖之远。无论还是退,他们都忧国忧民。

【丙】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翻译:以人的安逸舒适,静待水的辛劳奔腾,取九天银河般的瀑布,放在几席前赏玩。

理解: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水的辛劳,写瀑布如九天银河,表达出作者以逸待劳的悠然态度。

12.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B.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C.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D.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13.用原文填空。

古代写景散文并非一味写景。有的写景是为了抒发情感。袁枚置身亭中,描绘眼前实景,表达____________的乐趣竟到了天籁人籁,合同而化的境界。有的写景是为了阐发思想。范仲淹想象虚景,写不同景象引发的不同情感,是在写迁客骚人____________,来反衬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13题答案】

【答案】10. B    11. 【丙】    12. D   

13. 观瀑    览物之情(或:以物喜,以己悲)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消散/空中/空荡的;

B.这//这;

C.明媚/明亮/视觉敏锐;

D.发出音响/建造/写;

故选B

11题详解】

【甲】樯倾楫摧意思是:船桅倒下,船桨折断。是指桅杆,并非墙垣薄暮冥冥意思是:傍晚天色昏暗。靠近、接近之意,薄暮应译为傍晚;此项翻译中将薄暮译为薄薄的暮色,表述不准确。商旅不行的意思是:商人旅客不能前行。理解中水上船中的游子遭遇困境不能前行表述有误;

【乙】是进亦忧,退亦忧意思是: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做地方官也担忧。退是指退居江湖;退居江湖为民是因为。联系《岳阳楼记》第五段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通过写作者对古仁人之心他探求,点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豁达胸襟,引出古仁人与自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本项“‘指古仁人居庙堂之高退指迁客骚人处江湖之远’”表述有误;

故选【丙】。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

后为作者所说的话,应在后断一处;寺何能飞是作者的疑问,惟他日余之魂梦是讲寺飞的时间(条件),应在惟他日余之魂梦前后各断一处;

故断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注意用原文填空。

第一空:

根据《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第一段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第二段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可知,袁枚置身亭中内心闲适,欣赏着瀑布之景,听着天籁人籁,享受着观瀑(第二段不图观瀑之娱观瀑一词)的乐趣。

第二空:

根据《岳阳楼记》第三、四段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联系第五段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可知,作者在列举了迁客骚人悲喜的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作者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行比较,来反衬古代的仁人与作者自己就有坚定的意志,就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不为个人得失或悲或喜。

【点睛】《岳阳楼记》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译文: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打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间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取来放在桌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差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厚的诗集,来求我作序。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2022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语文解析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