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同步练习(语文轻松学快乐啦啦啦)

标签:
北京中高考初升高知识衔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语文轻松学快乐啦啦 |
分类: 与贤文老师一起学语文 |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同步练习
(语文轻松学 快乐啦啦啦)
(答题时间: 30 分钟)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 郭沫若, 原名__________, 中国现代__________、 历史学家、 新诗奠基人之一, 古文
字学家, 是继_________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2. “五四”文学革命时最早发表理论文章提倡文学改良的是 。
3. 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是由郭沫若、 成仿吾、 郁达夫等人创立的_______。
4. 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剧作是郭沫若于 1942年创作的_____。
5.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现代意义的白话新诗集是( )
A.《尝试集》
B. 《女神》
C. 《星空》
6. 诗篇《天狗》 收入下列哪一诗集( )
A.《女神》
B. 《星空》
C.《战声集》
7. 诗篇《天上的街市》 收入下列哪一诗集( )
A.《女神》
B. 《星空》
C. 《战声集》
二、 阅读能力提升
8. 阅读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 , 回答问题。
炉 中 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 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 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 这般模样!
啊, 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 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因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 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来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 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 这般模样!
(1) 诗中用“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比喻_________, 又用_________比喻诗人火热
的爱国之情。
(2) 诗歌第一节中“殷勤”、 “思量”的含义是什么?
(3) 诗歌第二节描写“炉中煤”什么样的外观? 诗人为什么称自己为“黑奴”?
(4) “炉中煤”的“前身、 过去、 今朝”各是怎样的? 其深层含义是什么?
(5) “啊, 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什么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郭开贞 文学家 鲁迅 《女神》 《星空》
2. 胡适
3. 创造社
4. 《屈原》
5. B 解析: A 项《尝试集》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作者胡适, 诗集融鲜
明的创新性和局限性于一体, 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限; C 项《星空》 出版于 1923 年,
共 34 首诗, 作于 1921 年 10 月至 1922 年 12 月 , 在《女神》 之后; B 项《女神》 是郭沫若
的代表作, 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
6. A 解析: 《天狗》 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 1920 年 2 月 初创作的一首诗, 首次发表在 1920
年 7 月的《时事新报·学灯》 上, 后收入作者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 C 项《战声集》 是作
者 1936 年至 1937 年所作。 诗集的大部分作品写于 1937 年, 歌颂抗日战争, 慷慨激昂, 豪
气横溢, 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
7. B 解析: 《天上的街市》 写于 1921 年 10 月 24 日, 后收录于郭沫若的第二本诗文集
《星空》 中, 《星空》 收录的作品均为诗人 1921 年至 1922 年在日本、 上海两地所作。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 “五四”高潮已过, 大革命时代尚未到来, 诗人在苦闷中彷徨。 他不满现
实, 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在灿烂星光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烂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
市》 , 展示他心目中天国乐园的一幅蓝图。
8. (1) “五四”后新生的祖国 燃烧的“炉中煤”
(2) 前一句是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 这是诗人思念祖国的基础。 因为是在对作
为喻体的“年青的女郎”倾诉, 所以这里也比喻性地用了“殷勤”。 “不辜负”三字表达了报效之
意。 后一句的“思量”, 不仅是指对于作为地理概念的祖国的思念, 不仅是对山川土地的思念,
而且是具有更深含义的一种期望, 是希望祖国不断发展, 日益强盛、 进步, 所以用了“也不
要辜负”。
(3) 煤, 是长期埋在地下的。 以煤自比, 首先就表达了对旧社会长期埋没人才的不满。
煤, 一旦被点燃, 就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用燃烧着的“炉中煤”自比, 又十分贴切
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毫无保留的献身精神, 而且这炉中煤, 既表热爱, 又表献身, 身负二任,
贴切合理。 所以, 诗人在这首诗中对于意象别开生面的选择, 堪称别具匠心。
(4) 第三节中后三行诗分别写了“我的前身”、 过去和今朝。 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
栋梁”, 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 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从字面上讲, 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
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有用之才, 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 爱国之情深埋心中,
不得抒发, 空怀报国之志, 却无报国之门。 今朝,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 祖国焕发出新的青
春, 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 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
(5) 这句话反复出现, 造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 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 同时也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