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暖心而又让人泪奔的报道引人关注,催人痛思!
河北省武安市上泉村村西头山脚下,一片沟壑纵横的废弃铁矿井处,有几座低矮民宅,户主叫李利娟。她家厚厚的户口本上有近百个家庭成员,周边的村民都称这片民宅为“爱心村”,李利娟则是这个大家庭的“妈妈”。
http://wx2/large/db1747fcly1fcws0gejjhj20hs0b0gn1.jpg
李丽娟在城里长大,九十年代就已是几百万身家的“富翁”。20年间,她收养了102个小孩,早年靠其生意和积蓄来养这一大家子,到了2011年已经入不敷出,现今已欠债200多万元。如今,身患初期淋巴癌的李利娟,仍在努力挣钱养活着这些孩子......
http://wx4/large/db1747fcly1fcwryypkpxj20g30b40tg.jpg
看过这篇报道之后,瞬间让人心里五味杂陈----20年前的几百万女富翁,因先后收养了102个孤儿和弃婴(至今无一夭折或病亡),如今却变成了欠债200多万的女“负翁”。令人尤为难受的是,现已身患初期淋巴癌的李利娟,自己舍不得花钱住院治疗,却仍在拚命挣钱养活着这一大班孩子。
放眼物欲横流的当下,这份感动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善良的人们,除了感激和钦佩之外,此时此刻心中一定会平添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沉重!一位农妇举债几百万收养弃婴,博大无私的母爱背后,不仅折射出了非法弃婴现象屡禁不止的严重性,更是凸显出了公共救助机制的缺位。
http://wx3/large/db1747fcly1fcwt673gsuj20hv09qgng.jpg
现已上了年纪且身患重病的李利娟宁可苦了自己,还要继续收养和救助被遗弃的孩子,这是一种何等的高尚情怀?!她的大爱之举应该受到人们的赞许、尊重和支持,因为当今社会正缺少和需要这种大爱精神。然而,如今的李利娟已经无法继续承受着经济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当地政府民政部门还能无视这种伟大的善行义举吗?
然而,也有一些评论认为,“李利娟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行善方式,是一种毁己毁人的自虐式行为,是当今“公平社会“不需要的一种道德孤本......”看到这样的评论,着实令人深感痛心!试问,李利娟收养弃婴孤儿已经20年,难道当地民政部门从未耳闻?如果当地政府当初及时介入,李利娟会身陷如今不堪重负的困境吗?这种缺乏起码人性的批评,不担心遭天谴吗?
http://wx3/large/db1747fcly1fcwulehbgsj20h90a0jtj.jpg
试想,如果没有“李利娟”,谁能确保这102个弃婴孤儿能够健康成长?笔者不知道当地有没有儿童福利院,如果没有,这些弃婴孤儿的生路在哪里?如果有,当地政府民政部门又该作何解释?
由此可见,规范民间收养善举,首先需要当地政府救助机构挺身而出,在收养弃婴孤儿上担负大任,充当主力。毕竟,对于弃婴孤儿来说,来自政府的救助,肯定比民间个体的收养更有保障。可在一些地方,收养弃婴孤儿的儿童福利院形同虚设,往往政府的救助还比不上像李利娟等这些民间个体的善行。看看经常被媒体曝光的一些地方政府设立的流浪汉救助中心的非人道做法,流浪汉们宁愿风餐露宿,也打死不愿再进什么所谓的政府救助中心,可以想见,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救助机制是多么的虚伪!
http://wx2/large/db1747fcly1fcwxl3ld0yj20gp0b4jtj.jpg
笔者认为,李利娟收养百名弃婴孤儿的大爱善行,不应受到民间或官方的非议,更不能让她一个人坚守!因为完善社会保障救助机制,化解公众隐忧和焦虑,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连弃婴孤儿的基本生存权都无法得到保障,谈论“德治”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弃婴孤儿的救助机制,让那些失去父母关爱的弃婴孤儿们,能够同样得到及时的关爱而健康成长。同时,政府应该扶持和规范“李利娟”们的爱心善举,让民间收养善行深入人心,让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最后,笔者强烈呼吁当地政府及时伸出本该援助之手,尽快解决李利娟眼下的燃眉之困,让民间爱心善行得以弘扬,让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彰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