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2024-05-27 15:24:10)
标签:

阿奇原创

金斯顿

bushypark

黇鹿

皇家花园

分类: 阿奇足迹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2023年8月12日,星期六,金斯顿,傍晚的Bushy Park。
    英国人见面很喜欢谈论天气,初时以为如同中国人早些年见面互问“吃了吗?”似的,其实...这两种习惯还真有些本质上的一致。“吃了吗?”若吃了,说明有饭吃,肚中有粮,生活便落在了实地儿,在那个“吃了”都是奢求的年代,一句“吃了吗?”礼貌与客套之外更突显关心与关爱。
    英国人见面谈天气似乎如出一辙,英国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全球变温导致英国出现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增加,阴晴不定的状态对英国人的生活影响颇大,于是,英国人关心天气就如同那个年代中国人关心“吃了吗”。才来一周的阿奇已经深深体会了这里天气的瞬息万变。
    从泰晤士河边回到公寓,喘息未定,雨已经下起来了!冷风夹杂着雨点儿打在玻璃窗上,再将窗帘卷起,雨不大,却有着来势汹汹的阵式,暗自庆幸,还好赶回来了!
    中午妮子做了宫爆鸡丁,蒸了米饭,阿奇做了生菜汤。午餐后雨一直时有时无的,云层厚厚的不肯散去,小睡一会儿!

    下午4点多,阳光将厚重的乌云撕扯出一条条缝隙,满天是墨蓝与黑白灰的云。妮子和室友笃定地说,雨应该过去了,傍晚咱们去Bushy Park看野鹿去吧!正合我心,前几日听妮子室友说起这个有鹿的公园早已心驰神往。傍晚6点半,我们一路穿过镇中心,跨过泰晤士河大桥,再拐入一条街巷,然后转入一个小门,走进一条土路,几十米后,室友感觉不对,然后回到街上叫了Uber,定位Bushy Park,十分钟后车子直接开进公园主道。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从中世纪起,金斯顿就是英国王室的领地,是英国最古老的皇家自治镇,富人和社会名流都热衷于在这里置业生活。环绕着金斯顿镇中心,分布着几处大型的皇家公园,伦敦最大野生动物公园里士满公园、皇家汉普顿宫大花园、 温布尔登公园以及今天阿奇来的Bushy Park
    鹿,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域、不同的文化与宗教中存在着多种象征与寓意,中国传统文化中,赋予鹿以吉祥、幸福与长寿的寓意;西方文化视鹿为丰饶与繁荣的象征;基督教则视鹿为神圣的象征。英国皇室更是将鹿视为“权力”的象征,代表着“智慧”与“神秘”。
         Bushy Park(灌木公园)是伦敦第二大皇家公园,也曾是皇家狩猎场所,面积达440多公顷,森林、湖泊、草地成为自然生态的主角,也有人造喷泉、网球场、足球场等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没有门票费用,主道以及支道阡陌交错,人们走进这里瞬间便可沉浸于大自然之中,欣赏池塘中的野鸟,深入密林寻幽,或在大片的开阔草地上寻迹野鹿的身影。
    此时的阿奇便迫不及待的想要与野鹿相遇,让身心一起回归自然。
    傍晚的天空云层有聚有散,夕阳喷薄着刺目的光芒,风有些清冷,公园里人迹寥寥。穿过一片森林,我们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一只正在啃食青草的野鹿。八月的英国,草尖已经开始发黄,它埋着头专注地咬着接近地表的绿色草茎。我们不远不近地跟着它,它也不徐不缓的一边吃一边向更绿的草寻去。

    Bushy Park中有马鹿和黇(tian)鹿,黇鹿原产于地中海,鹿角硕大,性情温和,在英国的历史中,黇鹿与贵族的狩猎紧密相关,同时它也被视为一种掌控自然的方式。在殖民地时期,英国贵族将黇鹿视为秩序、权力、文明的象征,某个时期也曾在国王的长袍和天使的长袍上出现鹿的图案,而饲养鹿群的多少也会在英国社会中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中有所体现。
    当我们走到那处如同荒原般的草地时,当我们发现高草中若隐若现硕大的鹿角时,中国文化滋养中的阿奇,被突如其来的幸福感与幸运感扑了个满怀,透彻地将“鹿”从字面上的寓意活脱脱地诠释在眼前。
    夕阳中、熠熠发光的高草,忘我地跟随着野鹿身影的我们从这里到那里,保持距离,小心翼翼。鹿们早已见怪不怪,依草而寻,惬意地享用着夕阳中的晚餐。

    天色渐晚,我们回到公园主道,一路说笑着往外走,又突然在道路另一侧发现了一个年轻的鹿群,深一脚浅一脚走过去,才发现与那个鹿群被一条长满浮萍的小溪隔离着,同时,我们在鹿群中突然发现了一只通体洁白的小鹿。鹿们怡然地享用着晚餐,偶尔抬头也是一副不为外界所动的样子,阿奇看呆了,仿佛看到了《圣经》中的伊甸园,那么祥和、美好!
    亚瑟王时期称白鹿为幸运的象征,在英国文化中,白鹿更是象征着稀有、珍贵的自然之美。2018年10月一只成年的白鹿出现在Bushy Park,消息传出,引起动物爱好者争相寻觅。据说,黇鹿因其丰富的“体色变种”而闻名,它们的毛色大致可分为:浅黄、栗黄、黑色和白色。阿奇在这里就在一个鹿群中看到几种毛色不同的黇鹿,初时以为是不同物种,尤其是那些身上带有白色斑点的被阿奇误以为是梅花鹿,真是个神奇的物种。
         Bushy Park的傍晚,追寻鹿的踪影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已经行走了近两个小时,乌云又聚集起来,太阳收起余晖,风将高草吹弯了腰,一股股寒意袭来,八月的英国昼夜温差还是挺大的,该走了,意犹未尽中期待着有机会再次涉足。
    今日步行13633步。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一条跟着主人散步的边牧奔窜在高草中。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公园中人工设施极少,草地中偶有一两个长椅。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高草中一只马鹿、一只黇鹿,远处若隐若现鹿的身影。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黇鹿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乌云又开始汇聚了,风吹草低,有了秋的清寒。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仿若《圣经》中的伊甸园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一头长出新犄角的黇鹿,还了一只白鹿。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黇鹿身上的白点与梅花鹿很像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一只被枯木拉住长角的马鹿挣扎了好一会儿才重获自由。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大不列颠岛漫游记(10)——汉普顿宫旁的BushyPark
    人与鹿的对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