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臣不交赎金害死儿子,还求皇帝下旨:以后劫匪和人质一块杀掉!

标签:
历史汉朝东汉桥玄 |
分类: 宛丘史鉴 |
当亲人被劫匪劫持时,要不要拿钱赎人?多数人都会选择拿钱赎人,即便倾家荡产,也要先救下人质,然后再惩治劫匪,这是普遍的做法。但这种拿钱赎人做法,会使劫匪认为有利可图,更加猖狂。东汉有个人就是认识到这一点,他儿子被人劫持,他虽有钱,但却不肯交赎金,以致儿子被害。他还提议,以后再有劫持案,禁止赎人,将劫匪和人质一块杀掉。他的做法,在今天来说,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愤怒不解,对他口诛笔伐吧?
东汉名臣桥玄,官至三公,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他为官多年,惩治奸恶,不避权贵,被人称赞。然而,他有一些不识大局,看不清形势,有时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
桥玄有个小儿子,年仅10岁。有一天,小儿子独自在门外玩耍,突然来了3个手持武器的劫匪,将小儿子劫持做为人质。劫匪挟持着人质,进了桥玄家中,要求桥玄拿财物赎人。桥玄有钱,但他就是不答应交赎金。
http://s14/mw690/0040xVYSzy7jtmwCikJ1d&690
过了一会儿,司隶校尉(监察官)阳球带着河南尹(省长)、洛阳令(首都市长)包围了桥玄的家。阳球等人担心人质安全,所以没想逼迫劫匪,打算谈判。
桥玄不知何故,怒瞪双眼大声喊:“劫匪可恶,我桥玄岂能为了一个儿子的性命,而放纵恶贼呢!”桥玄催促官兵进攻。于是,劫匪一怒之下,杀害了桥玄的儿子。
桥玄害死了小儿子,于是向皇帝谢罪,并乞求皇帝下旨:“以后凡是有劫匪挟持人质,官兵不用顾虑人质性命,将人质一块杀掉。不准家属用财宝为人质赎命,以免开了这种风气后,让劫匪有利可图,更加猖狂。”皇帝同意了。自此以后,劫持人质勒索钱财的事件逐渐稀少了。
桥玄为何有钱也不为儿子赎命?又为何激怒劫匪,以致儿子惨遭毒手?他完全可以先交赎金救人,再让官府追究劫匪罪责。我想大概是因为他刚烈不屈和不知变通的性格,或许还有一丝为了博得浮名的想法。
后来桥玄请求皇帝下旨,再发生劫持案件,将劫匪和人质一起杀掉,不准用钱赎人。这样做虽然使劫匪无利可图,但也会害死许多无辜的性命。这样做也不能完全杜绝劫匪勒索,因为当自己的至亲被挟持,如果目击者只有自己,如果报官会害死亲人,那么自己就不会报官,会交赎金救人。这样做,只要减少了有外人在场的劫持事件。
桥玄不识大体的事还有一件。他担任汉阳太守时,郡中有一个隐士叫姜岐,很有名气。桥玄惜才如命,命令姜岐出来做官,并威胁说:“你要是不做官,我就让你母亲改嫁。”姜岐是个真隐士,自称有病,卧在床上执意不起来。郡内的士大夫纷纷劝谏桥玄,隐士不做官,做官不隐士,不要勉强人家。发生这件事后,人们对桥玄多有讥讽。
桥玄最出名的事,便是他慧眼识英雄。当初,曹操卑微时,不为世人所知。桥玄见到曹操后,看出曹操将来必定不凡,他对曹操说:“如今天下将要大乱,安定天下,护卫苍生的人难道是您吗?”于是,曹操视桥玄为知己,二人结交为友。后来曹操经过桥玄的墓地,不禁悲伤感叹,专门写一篇祭文悼念桥玄。
作者附语:史事参考《后汉书·卷五十一·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
流光檐下雨,盛世阶上苔。檐雨坠珠,转瞬千年时光,阶苔行蚁,方寸世间万象。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企鹅号、搜狐号、微博等账号,阅读更多最新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