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拍马屁克死4个主公,最后投靠刘邦,反而成了名垂青史的大功臣

标签:
历史西汉刘邦叔孙通汉朝 |
分类: 宛丘史鉴 |
古语有云:“良禽择佳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事。”听起来像是教唆别人背叛,而与之对应的另一句话是:“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嫁二夫。”这是劝诫世人忠贞不负。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其实都有道理,却让很多人困惑不解,陷入绝境。而懂得变通的有识之士,自然会做出合适的选择。
秦汉之际的儒家大师叔孙通,便是一个识时务,懂权变的人。叔孙通曾经侍奉过秦二世胡亥,武信君项梁,楚怀王熊心,楚霸王项羽,结果这几个主公都败亡了。最后,他找到了汉王刘邦,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留名青史。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3172564957/0
一、秦二世胡亥
叔孙通是秦朝的一个待诏博士。秦朝的博士不同于今天的博士,他是皇帝的文学顾问, 为皇帝出谋划策。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很快成为星火燎原之势。秦二世胡亥问博士们:“楚地戍边的士兵造反,占据了陈县,你们认为如何?”众多博士儒生都上前说:“他们死罪不可赦,希望陛下发兵讨伐。”秦二世听了不满意 ,怒容满面。
叔孙通察言观色,上前拍马屁说:“他们都说错了,如今太平盛世,陛下 英明,哪里敢有造反的人!只不过有一群盗贼在捣乱,不值一提,让郡守郡尉前去逮捕就好了,哪里需要为此忧虑呢。”秦二世听了,非常满意高兴,赏赐给叔孙通财物。之后,众人问叔孙通:“先生为何那么过分地拍马屁?”叔孙通说:“你们不知道,我差一点不能逃离虎口!”于是他急忙逃回了家乡薛县。最后,秦二世被赵高所杀。
二、武信君项梁
项梁是会稽人,家族世代为楚国将军,父亲项燕死于秦楚之战。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项羽叔侄袭杀会稽太守自立,陈胜,吴广败亡后,项梁实力最强,于是召集各路英雄豪杰在薛县议事,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以聚人心。项梁自封为武信君,节制群雄。于是,叔孙通追随了项梁。项梁屡次击败秦军,有些骄傲自满。项梁让齐国出兵一起攻打秦将章邯,齐国丞相田荣不答应。秦军增援章邯,在定陶击败楚军,项梁战死。
三、楚怀王熊心
楚怀王听说项梁战死,楚军战败,心里害怕,便前往彭城,夺去项羽以及诸将的军权, 亲自统领。于是,叔孙通追随了楚王。秦军在巨鹿围攻赵王,楚王派上将军宋义,中将军项羽,下将军范增等人一起救援赵国。项羽对宋义不满,又觊觎军权,于是杀了宋义取而代之。然后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秦军主力,彻底灭了秦国。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楚怀王为义帝,将他迁往长沙,随后派九江王英布杀了义帝。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954258816/0
四、项羽
项羽威振天下,诸侯臣服,于是叔孙通追随了项羽。项羽和齐国丞相田荣互相怨恨,田荣反叛,杀了齐王取而代之。项羽大怒,北伐齐王田荣。刘邦趁项羽外出,挟持五国军队,攻破了楚国都城彭城。叔孙通这才发觉原来刘邦有撼动项羽的能力,于是追随了刘邦。此后,刘邦的实力越来越强,最终消灭了项羽。
五、汉太祖刘邦
刘邦轻视儒生,厌恶儒服,常常将儒生的帽子夺来,在里面撒尿。叔孙通本来是穿儒服的,为此变换衣装,换上楚国短衣,使刘邦高兴。
叔孙通有儒生弟子100多人,然而他不举荐弟子,反而举荐强盗壮士,弟子们私下骂他。叔孙通听闻后,对众弟子说:“汉王正需要壮士打天下,你们可以吗?所以我先举荐壮士,你们等我,我不会忘了大家。”
刘邦刚称帝,去掉了秦朝的繁文缛节。群臣在朝堂上饮酒争论功劳,喝醉后发酒疯,刘邦为此很忧愁。叔孙通知道刘邦厌恶群臣无礼,于是建议制定宫中礼仪。叔孙通负责此事,他征召鲁地的儒生,皇帝左右的学者,以及他的弟子共同制订宫中礼仪。
之后,诸侯群臣朝见刘邦,按照叔孙通制订言宫中礼仪进行。朝见礼仪庄严肃穆,群臣恭恭敬敬,于是刘邦说:“
我今日才知道当皇帝是那么尊贵。”于是封赏了叔孙通。叔孙通借此举荐他的弟子,全都被刘邦封了官。众弟子都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真是圣人,知道当世的要务。”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2655533332/0
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叔孙通作为太子的老师,以死相逼,力保太子。其后,叔孙通又制定了很多汉朝礼仪。
作者附语:史事参考《史记-刘敬叔孙通传》
流光檐下雨,盛世阶上苔。檐雨坠珠,转瞬千年时光,阶苔行蚁,方寸世间万象。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企鹅号、搜狐号、微博等账号,阅读更多最新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