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工皂常见名词解释 油斑 松糕 松花 热析 皂粉等

(2013-12-10 17:54:41)
标签:

手工皂

热析

松糕

皂粉

果冻

分类: 冷制皂教程

【水相】

一般我们把做皂过程中用到的所有水和能溶于水的材料统称为水相

比如植物萃取液,中药熬汁,纯露,奶,酒,米浆等。

 

【油相】

所有油脂和可溶于油脂的都称为油相

 

【超脂和减碱】

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说,因为这两个词的目的是一样的。
为了让成品更温和,也为了防止有未皂化的碱出现,通常都会超脂或者减碱

超脂就是在皂液制成后多加入3%--5%的油脂
减碱就是在计算碱量的时候少算5%---10%的碱。比如原本应该使用100g的碱,那么用减碱的方法就把碱量降为90g---95g
我通常不减碱,只超脂。虽然没科学证据,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减碱的皂可能会比较容易酸败。

【Trace】

trace 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T  指的是皂液的一种半流动状态。就是用搅拌棒拉起一部分皂液在皂液表面画出一个痕迹的时候,这个痕迹不易消失,会停留很长时间,这个状态就叫T

 

【果冻/电视机框】

这两个词连在一起说,因为他们可以简略的被看做是同一个状态。

当一个皂制作的很成功,保温工作做的好,皂化的够完全,那么就会从皂的中心点向外扩散成一部分相对有半透明质感的皂体。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果冻。而通常皂的外圈温度都不如内部高,所以外圈会和果冻部分有一定的差别,这样的皂横切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电视机框。下图就是个例子,因为皂化得比较完全,电视机框比较薄。

http://s8/mw690/0040xaCHty6ESZJjrPF07&690油斑 松糕 松花 热析 皂粉等" TITLE="手工皂常见名词解释 油斑 松糕 松花 热析 皂粉等" />

【皂粉】

通常未出模的皂皂表皮在与空气接触后会产生一层白白的,紧贴皂体的白色粉末,用指甲可以刮得下来,它和皂体的质感不同,比较松散,这就是皂粉。一般不涉及到皂皂的品质问题。

 

【热析】

顾名思义,是由于入模后温度太高出现的一种现象。

有可能是搅拌的时候,或者入模过程中温度太高等因素导致的,还有些新手怕皂皂失温,所以过度保温等因素导致的。入模的皂皂会出现大体成型,但是有很多水或者油从皂皂中析出。这种情况下,这个皂的制作就算是失败了,无法使用。解决方法就是把皂皂打成小块,加上析出的水或者油上锅蒸,制成热制皂。还有些入模之后不久,发现温度很高,皂液变色得很厉害,但是还没有液体析出,这个时候适当降温就可以挽救。

http://s6/mw690/0040xaCHty6EUmufJ2J05&690油斑 松糕 松花 热析 皂粉等" TITLE="手工皂常见名词解释 油斑 松糕 松花 热析 皂粉等" />

上图就是我一款家事皂,就是热析了的皂,这个皂水相是无患子汁,它在入模之后会大量放热,即便不保温也极易热析。切出来之后可以明显看到有非常多的孔隙,一般这些孔隙中会流出碱液或者是油脂。 

 

【松花和松糕】

这两个词其实是在说一个类似的情况。都是由于搅拌不够,或者是入模后皂皂失温造成的。

松糕是松花的进阶版。下面两个图从网上找的,我手上没有松糕的皂,所以先借用一下网上的。

http://s6/mw690/0040xaCHty6ET1dSmwZ15&690油斑 松糕 松花 热析 皂粉等" TITLE="手工皂常见名词解释 油斑 松糕 松花 热析 皂粉等" />

这个就是松花,白色的点点部分。它不是在皂皂表面的,你去挖它的时候就发现里面也是这样的。

下面这个图就是松糕,说白了就是非常非常严重的松花。

http://s15/mw690/0040xaCHty6ET1iLFU27e&690油斑 松糕 松花 热析 皂粉等" TITLE="手工皂常见名词解释 油斑 松糕 松花 热析 皂粉等" />
松糕的皂皂一掰就碎,像干了的面包。

不严重的松花不会有多么影响使用。但是松糕就不行了。一旦皂皂出现松糕的情况,那么就只能回锅蒸了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