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2017-01-02 18:19:28)
标签:

杂谈

http://p9.pstatp.com/large/141b0003ce0d0e37a7d4

眼下中国的离婚率是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说离婚是屁大点事说离就离。最迅速的离婚据说上午结婚下午就离不到8小时。民政部统计显示近10年来年来离婚率逐年攀升。在我国古代的离婚又是怎样的呢?

http://p9.pstatp.com/large/134e0007debbda058662

在我国古代婚姻制度不健全时离婚是自由的。自周朝开始建立夫权制的婚姻家庭制度。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夫权制的家庭制度还并不稳固,《周易》中便有妻子离家出走的记载。秦始皇巡游时发现男子招赘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改嫁的现象便颁令以维护家庭稳定。到了唐宋时期夫权意识开始不断的强化。

http://p3.pstatp.com/large/134e0007ded654aeae78

《礼记》记载古代贵族离婚是有一定的仪式,有夫出妻、妻出夫的仪式,双方谦辞自责。在历史记载中唐代的放妻书可以说明当时男女的地位似乎平等。放妻书分为重述夫妻缘分、描写目前两人冲突无法继续下去的状态及无法同处一别两宽各有前程离婚后的祝福,在放妻书末尾有注明给女方赡养费。放妻书要两家父母及亲戚共同作证。

我国古代虽然是妇女要三从四德的男权社会,男子仍然是不可以任意休掉妻子的,夫妻的离异为法律所限定的同时也受家族观念的支配与情和理的约束。据《白居易集》记载,妻子给在田里劳作的丈夫送饭路上遇到饥饿的父亲,便把给丈夫的饭菜拿给父亲吃,饥饿的丈夫非常愤怒并且执意休妻,于是妻子不服就告到官府。白居易判决说:“按照妇女的德行标准,妻子理应顺夫,然而报答父亲恩情乃出于天性。所以,应先将饭给父亲吃,丈夫在其后。由于孝亲重于事夫,故丈夫终不可休妻。”

在古代为了稳定的社会关系故不提倡离婚,所以在古代离婚率是很低的。《易·序卦下》说:“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管子·小匡篇》也有“士三出妻,逐于境外”的条文。东汉的冯衍因年老休妻便遭人批评。

宋代以后的士大夫很多认为休妻的人没有德行,所以即使是农村,休妻的情况更鲜为少见,其实还与另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离婚使家内劳动力减少而再娶的负担也很重。此外名分观念也有极大影响,在夫妻义重的普遍想法下也不敢轻言离婚。由此可知琴瑟和鸣的婚姻理想不只只表现在婚姻的缔结与维持上,也限制了离婚趋势的发展。

中国古代离婚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国家通过多种手段调整离婚,以综合、适应、典型性的特点形成七出、义绝、和离和违律婚断离的体系。

http://p3.pstatp.com/large/141f000010d3fe092cfb

离婚制度的体系以实际适应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极具域外影响力。同时反映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神,在离婚的家庭与家族关系的问题上从社会生活出发,采取夫权与均衡男女关系的原则而形成中国民族传统离婚制度。

版权@作家邓海春 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工作联系、约稿:manjusridhc@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