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邓海春
明代的杭州俗尚浮诞,轻誉而苟毁,道听途说,无复裁量。如某地有稀奇之物,某家有古怪之事,某人有丑恶之行,一人倡之,百人和之。当面质疑,信誓旦旦,犹如亲眼目睹,其实如风一般,起无头,过无影,寻无踪迹。
外地人抓住这一点,毫不客气,嗤之为“杭州风”,加以嘲弄。谚云:“杭州风,会撮空,好和歹,立一宗。”
又杭州人喜欢掺假,如酒掺灰,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注水,织作刷油粉,外面漂漂亮亮,里头却是空心甚至腐败,所以谚又云:“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在“杭州风”这一新名词下,事实上反映了明代城市风尚重要的两个特征:一是讹言、谣言传播速度之快,这也是民间舆论空间扩大 的证据;二是城市风尚的虚伪、甚至作假。
参考资料:《古谣谚》卷64《方外人为杭州人谚两则》
后一篇:中国历史上齐家治国的一对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