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崇祯十六年(1643
)四月,清兵虏掠山东,退兵时经过京城近郊,崇祯帝异常不安。当时,懂点军事的大学士吴甡已接受了抵抗李自成农民军的任务,朝中高官无人可派,身为首辅的周延儒迫不得已,只好自动请求督师去防御清兵。崇祯帝很高兴,亲自书写手令,并给予重赏。
周延儒到了通州,不敢出战,每日与幕僚饮酒作乐,却一个劲地谎写奏章报捷。奏一回捷,受一回赏。后来侦察到清兵已离境,立即上章说是击退了敌人,要求兵部给将士们议功行赏。
回朝之后,周延儒被崇祯帝当成盖世功臣,又给了种种赏赐。然而,没有几天,就有人揭发了他在通州的所作所为。崇祯大怒。周延儒消息很灵通,赶快上书请罪,并自请戍边。朝中也有人帮他说话。这次,崇祯以为他是一时之过,念他过去的“功劳”,并没有怎么处分他,只让他辞职回乡,还拨给路费。
周延儒走后,他的政敌纷纷揭发他原来的种种罪行:贪赃枉法、勾结内侍、泄露机密、卖官鬻爵等等。崇祯帝这才认识了周延儒其人,真正怒不可遏了。下令削去周的一切职衔,逮入京师间罪。这期间,当然也有一帮周延儒的旧人,千方百计为他辩解,进行营救,但没有起作用。
周延儒被押解到半路,听说旧日的大学士同僚王应熊已被召入京,便停下来不肯走,指望王应熊能帮他说些好话。崇祯帝得知这一情况,王应熊到京后,没有起用便下令让他仍然回乡去了。周延儒无法,只得进京,被安置在正阳门外的古庙里待罪。他自己上书请求宽恕,崇祯帝根本不理睬。
一天半夜里,勒令自尽的圣旨下达了。周延儒从被窝里被拉起来听读圣旨。圣旨里先是历数其罪,至“姑念… … ”一句时,读旨的太监故意停下来。周延儒还以为有活命的希望,立即磕头如捣蒜,不断地称“圣恩!圣恩!”太监待他叩完头,又继续开读:“… … 着勒令自尽!”周延儒这才魂飞魄散,简直不能自持,爬起来满屋乱走,还想寻机逃跑。锦衣卫的负责人派两个士兵将他抓住,要他自尽。他拖延着不肯死。一直挨到天亮,锦衣卫的人才强行下手,将他勒死。
周延儒平生惯吃人参等高级补品,已经断气了,四肢还温润如生。锦衣卫的人怕他还会活过来,急忙取一只大钉钉进脑门里,方放心回去缴旨。
堂堂状元宰相,落到这步田地,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到了永历元年,也就是清顺治三年(1646 ) ,明末另一奸臣马士英降清后被杀(降清后被杀,此为《明史》记载,后人考证马士英并未投降。),有人给周、马二人作了一副对联:
周延儒,字玉绳,先赐玉后赐绳,绳系延儒颈,一同狐狗之毙;
马士英,号瑶草,家藏瑶腹藏草,草贯士英皮,遂作犬羊之鞹(音扩kuò)。
这副对联,巧用两人的字号,分别对两人进行讥评,颇带艺术性,也说明了人们对他们的痛恨。
材料来源:《 明史》《烈皇小识》 《 明季南略》
邓海春 作品
(版权@作家邓海春 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工作联系、约稿:manjusridh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