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薛宝琴十首灯谜解 其九 浦东寺怀古]红楼梦留底灯谜正解(十三)

标签:
文学文字桃花文化汉族一民╱原创 |
浦东寺怀古 其九
私掖偷携强撮成。 小红骨贱最身轻,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在薛宝琴的十首灯谜中,此谜是比较好猜的一首,其谜面语的用法和意义的变化不像其他灯谜那样多端复杂,取巧之处只在于它把俗物的行为貌相特征作了人性化的处理。前两句是从正面描摹俗物的形象行为特征,显示做了什么。后两句是从侧面描摹俗物的使用行为特征,显示怎么做的。
谜面显示,俗物身份低贱,但极擅于从事“私掖、偷携、强撮”等牵线拉纤的“勾引”勾当。因而时常被“夫人”拉下来吊上去,却本性不改。可见俗物是一件“骨头硬、没脾气,能折腾,不知悔”的东西。
“夫人”“勾引”是此谜的两个“眼”。这两个眼点示着猜解的范围,通过这两个“眼”可以窥见:俗物与女人关系密切,是惯有勾引行为的女人用品。
此谜的“结”是:小红勾引的“彼”是谁。
猜解如下:
小红:人名,拟作俗物。拟人手法是灯谜中很常见的一种制作猜解方法。但“小红”不是借用《西厢记》里红娘,被其勾引者也就不是张生和莺莺。 1、小红骨贱最身轻:
这是因诗词格律的需要而在“骨贱身轻”的中间加了一个有突显作用的形容词“最”。句中的意思是相互串通为文的,意即“骨贱身也贱,身轻骨也轻”。提示俗物是一种硬东西,但它地位低贱,身形微小,分量很轻,即便是女人也都可以随便拿得起放得下。与后面的“夫人”相呼应。 骨贱最身轻:
2、私掖偷携强撮成:
私掖偷携:私,私自、自作主张。偷,暗中、没商量。掖,塞进去。携,连接拉扯在一起。与“骨贱身轻”一样,这句也是相互为文。提示俗物擅长于对自己的行为对象巧妙地强制施行“拉扯连接”方式以“掩盖隐藏行迹”。
强撮:强,强硬,自以为是。强撮,把两个不相关联的方面和对象强行拉扯撮合在一起。
以上两句的谜意是:俗物身份低贱,喜欢以“暗中拉扯连接”的方式硬性干些牵三挂四的撮合事。同时也提示:对方也愿意接受它的这种做法。
3、虽被夫人时吊起:
虽:尽管。这是一个表示肯定意义的实在条件,提示俗物行为的一贯性。
被:提示俗物是被动之物,是由夫人支配的。
夫人:借代,会意为一般女人。这是此谜的一个标志性条件,它给俗物的身份划定了范围界限。是女人用品。
时吊起:时,经常、时常。注意这个“时”字:这是一个很隐蔽、很巧妙、谜意很足的条件。这个字提示:夫人时不时的就“吊起”一次,是重复性的。所以我们因此就要联想到:“吊起”是要用线制类物品拴系起来的,并且,既然经常吊起来,说明也要经常放下来。这就告诉我们,俗物被“吊起”的行为是与丝线之类连接在一起的“吊起来放下、吊起来放下”的连续重复的一贯动作。而且这样的动作行为是与下句中的“彼”相呼应。
4、已经勾引彼同行:
已经勾引:已,停止、完成。经,经过、做。勾引,勾出来引过去。紧接上句而来,是说俗物的勾引行为与夫人的吊起行为同步,随着吊起过程的完成,一个勾引的过程也完成了。
彼:代词,与“此”相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有具体的指示目标。如前所言,小红勾引是要有对象的,夫人吊起是要用绳线的。这个条件指的就是“小红勾引”的对象,是“私掖偷携强撮”活动的同伙,同时也是夫人“吊起”的使用物品,即“丝线”。
同行:一起做。
所以,“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的谜意是:经常被女人们随意拉起放下,勾引着丝线一起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此物在大观园里最是常见,不论宝钗、黛玉、袭人、晴雯、凤姐、李纨等主子丫头,她们个个都象“夫人”那样将“小红”吊来吊去。特别是晴雯,尤其精于此道。
“补孔雀裘”是“不但能干织补匠人,就连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的活儿。但那晴雯:
便命麝月只帮着拈线,晴雯先拿了一根比一比,
……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
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 在
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 后
出地子后,以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 界
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第五十二回) 看 最后,晴雯不仅补齐了孔雀裘,而且织补的水平在行家麝月挑剔的眼里是“这就很好,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而在宝玉眼里则是“真真一样了”。其间,晴雯用的是两根针,带动一经一纬两条线来回织补。正所谓“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节,把女子做针线活的情景写的那么专心至意又那么精细传神。可以说,这是《红楼梦》对中华传统手工针线工艺文明“女红”的赞歌。晴雯则是女人做针线活的模范。若在如今,此项技艺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冠名当非晴雯莫属。
如前所言,谜中的“小红”是俗物,那么,“小红”勾引的“彼”是谁?和谁同行?把结解开:它勾引同行的是“丝线”,所以,那俗物就是“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