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 薛宝琴十首灯谜解 其八 马嵬怀古】红楼梦留底灯谜正解(十二)

(2014-03-08 15:56:52)
标签:

文学

文字

桃花

文化

汉族一民╱原创

          http://s1/mw690/00409RHwzy6H8ITUtH290&690薛宝琴十首灯谜解 其八 马嵬怀古】红楼梦留底灯谜正解(十二)" TITLE="【原创 薛宝琴十首灯谜解 其八 马嵬怀古】红楼梦留底灯谜正解(十二)" />

 

                  薛宝琴灯谜解 马嵬怀古    

                                                   汉族一民╱原创
                                

    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这首灯谜妙就妙在谜句的平实浅近当中很巧妙的设置着细密的机关。巧用文字的多义性和汉语言的词类活用而设置迷障是其突出特点。前两句从正面给出的是俗物的活动特征。后两句从侧面给出的是俗物发挥作用的特征。

“温柔”是此谜的“眼”。

前后两个侧面之间的“结”是:衣衾为什么会留有香气。

猜解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全谜四句话二十八个字说的就是一种“能发热气”的东西。

2、这个东西不仅仅是女人用的,不要被表面的脂粉之气所迷惑。

3、暗藏了一个“熏”字。

 

猜解如下: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1、寂寞脂痕渍汗光:

寂寞:沉默孤独,没有语言交流。这个“寂寞”是“脂痕”亦即俗物的寂寞,不是人寂寞。提示俗物不会说话、默默无语。

脂痕:脂,皮脂。不是仅指胭脂粉。脂痕,与后面的“衣衾”“风流迹”相呼应,是指肌肤以及衣衾的里表在俗物上留下的痕迹。提示俗物经常与人有直接的肌肤接触,身上留有肌肤衣物等摩擦的痕迹。

渍汗光:渍,浸润、聚结、凝结。汗,出汗。以出汗现象渲染提示这个东西可以产生很多热量。光,动词,发光。“渍汗光”,因汗水浸润而发光。是说这个东西因经常摩擦,被磨亮了。

所以,“寂寞脂痕渍汗光”这句话的谜意是:默默无语的俗物身上留下的皮肤衣衾摩擦痕迹因汗水浸润而发散着光亮。

这一谜句说的就是一个“热”字,它与下面的“温柔”配合起来,提示俗物是个能发出热量而又是经常与人的身体紧密接触的东西。

2、温柔一旦付东洋:

温柔:温,温暖。柔,柔和、柔软。务必不要把“温柔”错解为“女子柔美温和的情态”。这是形容词用如名词,指的是“温暖柔和的气体”。这一现象是俗物必然具备也是必须落实的一个特征。这是此谜的“眼”,透过这个“眼”,我们悟到:俗物是能产生“热气”的物件。

一旦付东洋:旦,早晨、短时间。 一旦,一会儿、很快的。付,付出、抛付。东洋,俗言东洋大海。谜面意为:一会儿就流入东洋大海而无影无踪。这是针对俗物的特点而使用了借喻和夸张的制谜法,是说俗物所产生的“温柔之气”消散的很快,一会儿就无影无踪。所以,要结合上下文,将“一旦付东洋”会意为“温柔的气体很快就消散的无影无踪”。

总之,“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的谜意是:有一种不会用语言交流却经常与人有肌肤接触的俗物,它能发出温暖柔和的香气,这香热之气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3、只因遗得风流迹:

风流迹:不是风骚香艳的遗迹。风,流动的气。流,流动。风流,指“流动的空气”,与“温柔”相呼应,承接前面的“寂寞脂痕”。是说:因有热气产生而致人体经常接触而留下痕迹。

4、此日衣衾尚有香:

此日:相对于昨日、昨夜、往日。暗示俗物发出的香暖之气可以在衣衾上留存多时。

衣衾:衣,衣服。衾,被子。注意:“衾”这个条件很重要,它提示我们,这种俗物不仅与衣服接触,还经常与被子发生紧密关系。

尚有香:还有香气。“香”不是胭脂粉之类的女人用品擦抹浸透的被子和小衣服上都是脂粉香气,而是这种香气来自于俗物,是熏香的香料之香气。

这两句承接上两句,说:只因温暖的香气流动留下了体物摩擦和汗水浸润的痕迹,致使衣服被子也经常散发着温柔的香气。

 

是什么俗物能发出这样温暖的香热之气?它那“风流迹”、“衣衾尚有香”是怎么留下的?谜底就在书中。

《红楼梦》里有多处关于熏笼的描写,有时四个人围坐,有的靠在上头睡觉。现举两例如下:

  1、这日夜间,(凤姐)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

  浓熏绣被,二人睡下。(第十三回)

  2、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了一声,笑道:“人家

  才坐暖和了,你就来闹。”……麝月道:“咱们熏笼

  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又将火盆上的铜罩

  揭起,拿灰锹重将熟炭埋了一埋,拈了两块素香放上,

  仍旧罩了。……宝玉道:“药香比一切花香果子香都雅。

  ……这屋里我正想各色都齐了,就只少药香,如今恰好

  全了。”(第五十一回)

为什么会使衣衾留有香气?把这个“结”解开,所言俗物就是“熏笼”。

 

中国古有以熏笼香熏衣被并取暖的习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北方的一般家庭中仍可见到熏笼的实物。熏笼的形制大小与制作材料等等不一,大些的能占半个床炕。一般用竹子、藤条、木头以及金属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与前面《赤壁怀古》所言“暖手炉”的区别就在于熏笼用于“浓熏绣被”晴雯“在熏笼上围坐”也是围的被子。暖手炉则不是熏被子用的。谜面所言“温柔”之气就是熏笼发放出来的。晴雯坐熏笼的情景简直就是明代陈洪绶《斜倚熏笼图》的再现。

书中表明,室外的温度是“把皮不冻掉了你的”。晴雯、麝月等在屋里则是“脱换过裙袄”。晴雯出去时也只“单穿红绸小棉袄”“跑解马似的打扮得伶伶俐俐”。而凤姐与平儿竟可以在大冬天里做刺绣的细活儿。可见,贾府冬天的室内温度搞得很暖和。正所谓“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谜底:熏笼

 

 

                     http://s10/mw690/00409RHwzy6H8O8faK599&690薛宝琴十首灯谜解 其八 马嵬怀古】红楼梦留底灯谜正解(十二)" TITLE="【原创 薛宝琴十首灯谜解 其八 马嵬怀古】红楼梦留底灯谜正解(十二)" />
                                  

 

                    (上图  明 ▪ 陈洪绶《斜倚熏笼图》局部  两图取自百度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