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观电影《搜索》
(2016-04-17 12:23:10)
标签:
搜索宁波陈凯歌笛卡尔杂谈 |
分类: 影评 |
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中,由陈凯歌执导的《搜索》是近年来最接地气和给人思考的作品。电影是2012年上映的,距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年。讲述的是城市白领叶蓝秋在医院检查发现患上癌症到去世短短七天内所发生的故事。电影的拍摄取景都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宁波,银幕中有许多熟悉的身边场景,影片差不多成了宁波城市的宣传片。
第二次观看时,在电视机顶盒的电影库已经能搜索到,边看边思考是谁逼死了叶蓝秋。为什么要选择自杀?是网络暴力摧毁了她吗?是无望的绝症?是她在保姆所遭遇的围观群众?是大家所认为的事件的推手罪魁祸首的陈若兮?是拍摄“不让座”视频的杨佳琪?是心计重重推波助澜的唐小华?还有误解她的居家贵妇莫小渝?还有一切均从商战考虑只求自身利益的沈流舒?抑或还有在她决定过好每一天、每一时、每一秒时,对她咆哮的杨守诚?
第三次观看时,对陈若兮有了新的认识。陈若兮代表的媒体精英原本是社会秩序的卫道士,做好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却操纵“不让座”事件用以维护自身利益。杨佳琪拍摄了叶蓝秋在事件爆发后所作的直面镜头诚恳道歉视频,但在事件传播的上升阶段,作为媒体“把关人”的陈若兮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节目的利益不仅没有公开叶蓝秋的道歉,反而通过采访专家和叶蓝秋身边人的方式放大了叶蓝秋的所谓负面形象,丑化其为“道德败坏的小三”。陈若兮在被离职和失去爱人之后,她是淡然的一笑而过,很欣赏她说的“不管什么事,总要去面对”,这才是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她可以把男友的出轨,归罪于自己的失败;虽然伤心难过,却努力重新振作。生活中有太多的意想不到,人生路上又有太多的荆棘,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才能获得最终的幸福。电影戛然而止,似有未尽之言。
如今,网络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博眼球的社会新闻和舆论导向在搜索真相后逆转的情形仍是如出一辙,而匡扶正义的大众传播已经从论坛、博客、微博传至微信,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刷出自己的存在感和责任心。
西方近代哲学的先驱、数学家勒奈·笛卡尔有一个哲学理论,中文译为“我思,故我在”,认为怀疑一切是先天的存在于人脑中的思维规定,但有一件事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故我思想因而我存在。人只有依靠这些先天就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思维规定才决定了人之为人。人是在怀疑中确立自我,用自我的理性主义怀疑心外的一切,理性既是获得真理的知识的出发点,也是检验知识的真理的标准。当事件一出,社会大众一蜂窝的被表面假象所蒙蔽而义愤填膺慷慨陈词时,到底有多少人怀疑过,又有多少人知道真相?这样的现实,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真相在哪里?似乎很难从当今人的口中得出,或许只能静待时光的流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