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好几个九峰山,这次我要去游的是位于宁波北仑的九峰山,地处江南大陆架的最东端,是天台山脉太白山支脉伸向大海的一条绿枝。
当秋日的阳光普照大地,我已经来到了九峰山脚下。迎面而来的是连绵不断的绿树和山峦,让已经在城市中闷了好久的我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爽快。
汇入络绎不绝的人群,来到了依溪流而建的景区大门,门口岩石上刻有“秀山丽景”。梅影潭的水清澄透明,俊男倩女们正相拥着在“相约九峰山”五个石刻大字前拍照。这是一片梅园,可惜此时只是残枝败叶,如果初春时节来游,梅花、樱花、梨花、桃花竞相绽放,想必是极好的。
溯溪而上,溪水潺潺,流音阁、流音桥等亭台楼阁星罗陈列,努力要营造一种小桥流水人家印象。那人家就是五小娘楼。楼前牌上说:“民间流传东海龙王有五个女儿,她们种下了梅、兰、竹、菊、樱等花卉,把九峰山变为人间仙境,这里是她们抚琴、下棋、写字、绘画、吟诗的地方”。楼内悄然无声,龙女们大概都游玩去了。楼后大树林底下是一个很大的烧烤区,人声噪杂,焦香烟熏气味扑面而来,我知道龙女们不在的原因了。
转过烧烤区一边,是一座祈雨坛。自古以来,善良的乡民总是期盼着过风调雨顺的日子,祈雨坛和小白塔是少不了的,何况旁边就是木耳龙神庙。但我的脚还没跨进龙神庙,就觉得旁边的溪流滩很怪异:平坦荒芜,乱石嶙峋,还有参天古木横七竖八弯腰倒伏。指示牌提示为“卡努滩”。有游客说这就是卡努台风登陆刮过的痕迹,超强、超大台风的能量的确是可怕的。
龙神庙甚小,只是一间穿堂屋而已,而真正的龙神是在屋后半开放式的山洞口,只有三四十公分高,是真正原始的土著残留。相传,有一条笑天龙,是东海龙王的幼子,因犯天条被罚到九峰山,为保护护九峰山民的平安,在抗击海盗中被射掉一只耳朵,后来用木头做了个假耳。于是老百姓称笑天龙为木耳龙神,并修庙纪念。
过了龙神庙,山路渐陡,溪流更急更晶莹,两边翠绿的山崖夹过来,层峦叠翠,奇峰怪石高耸入云。前路夹在峰峦交错之中,茫茫未知,崎岖山路只容两人交错而过。崖边的伴山亭是王安石曾经避过雨的,伴云望梅亭能回首曾经走过的路。一路上奋力奔腾,欢喜雀跃向前的尽是大学生模样的小青年和大姑娘。年青的小夫妻着带着四五岁的小孩,一路呵护。还有年过古稀的老人,精神抖擞,也毫不示弱。我也努力前行。
山越来越陡,步履渐行渐重,将军岩和一线天都只是仰望想像而已。溪水从高处落下,挂成了一帘瀑布,好多的游人在珠帘洞旁歇息。抬头远眺,目的地似乎依旧遥远,我只能小心翼翼的在这溪边山道上艰难前行。
走上残缺的石阶,通过摇晃的吊桥,爬上陡峭的土坡,眼前是一片绵延的平坡地,称为“九天沟”。无尽的道路两旁栽满了绿油油的竹子,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路是轻松了,但尽头仍未知,人已经略感疲惫了。
中午时分,终于来到了顶峰脚下,我也体味到了多年未尝的饥肠辘辘和精疲力竭的感觉。好在此地恰有一个松风茶庄生意正隆。简单的进食、休息之后,开始向顶峰进发。台阶更陡峭、狭窄,几乎接近于直上直下了,但有拦杆可扶手,再加上休整之后,力量和精神备增,上去倒也不十分吃力。
历经艰险,终于成功到达九峰之巅。登高俯瞰,漫山遍野绿树葱茏,山间小道蜿蜒崎岖,对面山峦连绵起伏,无限美景尽收眼底,真真好不惬意。
极目四望,东面越过北仑城区、大榭岛,舟山群岛隐约可现;南面扫过茶园、瑞岩湖,象山港湾遥遥在望;西面平原连绵,白色的道路直通宁波城;北面想像着风清云淡时或许能找到杭州湾。站在九峰之巅,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会当凌绝顶是登山的渴望,一览众山小是登山的豪情。虽然路途艰辛,但成功登顶俯瞰四周,瞬间感到自豪与喜悦,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登山是一种情趣,是一项运动,也是学习和锻炼,感受登山,其实是在感悟生命!我们之所以乐其不疲的一直在走,只因为始终相信,一座座山峰最终都会踩在脚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