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如何思考中医治疗
(2014-08-10 14:53:46)
标签:
癌症中医鼻咽癌博弈杂谈 |
分类: 抗癌历程 |
1.西医能够迅速阻止癌症肿瘤的扩散、杀死大部分癌细胞。
2.中医不能确定是否能及时阻止癌症细胞的扩散,个案差异很大。
很显然,绝大部分癌症患者及家属都会选择选项1,这是一个正解。
专业的手术、放疗、化疗过后,医生说你可以回去了,那也只能乖乖的回去。医生绝对不会说病已治愈,出院小结中只会泛泛而言肿瘤已切除或已明显消退,也没有后续的药物嘱咐你按时服用。
这个时候,可以说是进入了康复期。作为癌症患者,也是一个十分纠结的时期。没有药物,没有医生照看,能顺顺利利的度过康复期吗?中医治疗再次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命题。
西医传入中国以来,现代人对中医疗效的抨击就连绵不绝。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传承下的中医,似乎很难用现代科学原理、基本数据来分析考察其医学体系。面对中医无效论、中医有害论、中医伪科学论,传统医学界及其支持者辩驳反击的力道也不是很铿锵有力。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双方似乎都有道理,可以不理不睬,但真正自己生病了,要做决定了,决定权还是得行使。
如何做出一个好的决定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对于“中医治疗是否有效”这个无论是个案治疗还是总体观感都是有争议的不确定的命题:
1.弱势方选择“宁可信其有”比较占优。
2.强势方选择“宁可信其无”比较占优。
强势方失去了这次机会,还有条件继续寻找下一个机会。而弱势方失去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癌症病人经过紧急的西医治疗之后,本质上还是一个虚弱的病人,在抗癌的战斗中属于名符其实的弱势方,顾不得对中医治疗的质疑声阵阵,管他有效、无效都应选择去偿试。现在去,至少还可以赌命,如果不去,那么以后可能连赌命的机会都没有了。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孤注一掷,这是弱者的最后一搏。
从信息角度来讲,自己的癌症是否能治愈是一个信息量为0的命题,“中医是否有效”是一个不确定的信息。
1.已知信息为0,不相信任何模糊的信息,则总信息量还是0。
2.已知信息为0,相信一些模糊其可的信息,则总信息量大于0。
在信息量为0和信息量大于0之间,信息量大于0是优选策略,所以呢,可以推出这样一个结论:
对于模糊的信息,此时选择“宁可信其有”要比选择“完全不信”更具优势。
所以,在这个阶段进行中医治疗是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