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2013-08-05 11:38:42)
标签:
癌症法官杂谈 |
分类: 抗癌历程 |
原标题:平凡岗位大写人生人民法官赵建耀
载自:钱江晚报 2012年7月20日第2版
作者:本报记者陈翔、见习记者史朵朵0
从1993年进入法院工作,至今已近二十个年头。他的身体已然支撑不住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工作量。
法院执行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在外奔波,还要经常面对一些情绪激烈的当事人、案外人,生活、饮食没有规律。
他总是感到很累,脸色苍白,但仍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全然不顾自身健康的每况愈下。
面对领导、同事的关心,他总是拍拍胸脯:“没事,没事。我的身体好得很。”
在承办一起工程款纠纷案中,临近年关他顶严寒、冒风雪,不顾病体,赶赴诸暨执行,来回奔波三百多公里,用法、情、理让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监督协议完全履行。
他是一个平凡的法官。他叫赵建耀。
赵建耀,中共党员,1971年3月出生,浙江余姚人。
1993年7月从杭州大学法律系毕业,同年进入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代理审判员、审判员、执行庭副庭长、民一庭副庭长,现任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裁决科科长。
曾荣获“宁波市人民满意好法官”称号、“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先进个人”、“江东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此外,多次获得“区级、院级先进工作者”。
一年前,赵建耀颈部的淋巴结不明原因出现肿大,他仍坚持带病工作。领导、同事多次劝他,放下手头工作,查清病因。
在医院检查治疗期间,他总是往返于单位与医院之间,甚至把案卷带到医院,一边研究案情,一边打点滴。
在执行一起盗窃电动车刑事追赃案件中,执行到位后要发放执行款,但部分受害人所登记的联系方式却无法通知到。一想到这些受害人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生活不易,虽然只有几千元钱,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赵建耀又马不停蹄忙开了。
他冒着酷暑,拖着病体,一个个调查受害人的居住地,甚至到建筑工地里去打听。回到单位,他的衬衣都被汗水浸湿了。经过几天的奔波,他终于把执行款送到了每个受害人手中。看到受害人拿到执行款时开心的笑容,他说,再辛苦点也值得。
不幸的是,赵建耀罹患鼻癌,而且已到中晚期。再不抓紧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但他心里依然牵挂着工作。去上海化疗、放疗时,他把工作记录本带在了身边,还经常通过电话指导书记员处理案情。从上海治疗回来后的第二天,他就赶到单位报到,要求上岗工作,并嘱咐庭长多分派几个难案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