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学习笔记(一):英语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

2022-08-17 10:55:42

一、课程性质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动 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传播人 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 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 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 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 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

1. 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

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 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 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指导教材建设,开展 教师培训。

2. 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

遵循外语学习规律,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 教育实际,充分考虑学习条件、学习时限和学生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差 异,按照英语能力发展进阶,建立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九年义务 教育英语分级体系,由低到高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课程以分级体系 为依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确定起始年级和学习内容要求,灵活 安排教学进度。

3. 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英语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 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 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 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

4. 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 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 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 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 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坚持学用结 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 解并初步应用;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 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 判断。

5. 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 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 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觉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注重引导教师科 学运用评价手段与结果,针对学生学习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反 思教学行为和效果,教学相长。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6. 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 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 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