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需要管理的不是时间
而是自己
二千零壹十八年的最后一天。新年进入最后8小时的倒计中。
写在2018最后一个黄昏。
01
十二月尾巴上,来自西西伯利亚的寒流从法桐的树梢揪下了最后一片枯叶,黯淡的叶子时而在地上摩挲着,发出一阵阵的刺拉声,时而可着劲儿地在疾风中游荡。
除了零下十度的低温,还有充斥在街头巷尾各大商场的新年优惠促销活动……
走在路上,一不留神,风夹着树叶就生冷如冰砖似的呼在脸上,感觉丝毫不亚于甩过一个耳光的造访。
忽然翻到了2018年年初计划。原来打脸的不止城市的风,还有冰冰凉凉的现实。
MD,一年真的完了。
2019来了,焦虑也来了。
别人都是先做到了再说,我非主流,我是不一样的烟火(其实是奇葩+不要脸),我是先说了再做,如果做不到,再给自己找借口。
立下flag,50本的阅读量一度被压缩到40,后来发现即使40本也勉勉强强,于是25,再后来20本……人生是崩溃的。
天天嚷着要多看看,想去海边,结果发现海边果然成了远方。
买了一只笛子,吹了没三天,索性找不见了。后来一想,搬家时直接扔垃圾桶了。单反相机落满了灰尘,拍摄技能还搁浅在2017年…伤害值越来越大,已经不能再说了……
不过,博客上也林林总总写了60余篇文章,基本每周一篇,它们消耗了我,也终将成就我,让我绽放不一样的烟火。中间,十次被推荐。每篇平均三千多字,算下来也有20万字了,也有一部书的量了。可以抚慰一下受伤的脆弱的易碎的心灵了。
03
这个时间点,有人在KTV里把着麦克风不松手,狂吠死了都要爱,有人在零下十一度的北京东三环倒数三、二、一…有人晒出长安城的钟楼,有人在莫斯科发来新年寄语,有人在外滩拍出了灯火通明的东方明珠,有人双手合十顶着大年夜的烟花期许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还没兑现的白日梦,也有人早早坠入梦乡……还有人在朋友圈里发了合照,向全世界呐喊:我们在一起了,下方留言,狗男女,秀恩爱,死的快,最后还坠上一个大哭的表情。亲爱的,祝福你,一定要狠狠地幸福下去……绝对狠到骨子里的祝福。
活色生香,别有洞天……
翻开手机,被一首歌夹住了小情绪的尾巴,所以CPU被打乱,对着电脑半天刷不出一句半语…
那么2018,到底把我怎么了,让我这样不依不饶呢?
岁月不饶人,可我何曾饶过岁月呢?
等了这么久,寄出去的稿子还未收到回信,大概和前八百次一样,石沉大海吧……
亨利.米勒说,写作者(虽然还差个十万八千里,但在努力嘛)是带有接收天线的一群人,能够截获宇宙空间的某些信号,构建出不同于日常的世界。
是的,偶尔我能搭建起自己的小世界。
坚持了许久,就像一个个孤独执笔而书的夜晚,思绪溃不成军,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写起。好在一直坚持,并笔耕不辍。其实也不能说坚持,因为喜欢,因为热爱,所以已经成为生活中一种潜移默化不可或缺的习惯,痛并快乐着。可是越来越发现,那捉襟见肘的痛才是快乐开心的源泉,开心最重要。
也有才思如尿崩,灵思如泉涌的时候。觉得全身能量,智商朝纲。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2008年的夏天,我和老大(我哥)坐在县一中的林荫路下畅谈十几岁的人生。
那时候天特别蓝,校服红蓝相间,日子过得漫长无边际,纯粹地能拧出水来。
他说他晚上睡不好。
他说他要成为一个作家。
当时的想法是简直神经病,那能挣几个钱啊?怎么孝顺老爸老妈?
世事奇妙,捉弄人时,鬼斧天工。
多年以后,他站到了三尺讲台,教着另一群人背滕王阁序。
而我,沉默寡言,三缄其口。他人即是地狱。不喜欢和太多的人产生交集。
青年文摘的投稿无疾而终让我愈挫愈勇,这背后是有缘由的。
远远记得,高中时的语文老师特别喜欢拿着青年文摘朗读上面的文章,关于青春,关于人生,关于奋斗。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写得挺好。直到后来一堂课被点名背滕王阁序,结结巴巴如我……劈头盖脸的数落和恶毒的言语都甩在我的脸上。
没错,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就是老大(我哥)的曾经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简直花了八百年修来的孽缘,任凭他飞扬跋扈在我头上拉了三年的屎。
他说,你和你哥张伟新相差十万八千里,虽然是一个母亲所生……当时我脸皮厚,但也冲动,我掀开窗差点纵身一越,可是细看之下,三层楼确实太高,摔不死也能让我半身不遂,而且,流感肆虐,校医室都没空床……
于是,果断放弃。
时至今日,我成了当初自己口中的那个神经病,也成了最不孝顺的那个人。
小时候穷,穿他穿过的衣服,读他读过的书,走他走过的路,上他上过的学,甚至连爱吃的东西也如出一辙……
最后,我接过他的梦想。
可我发现自己时常陷入情绪很到位,能力吊车尾的尴尬处境。
所写与所思总是南辕北辙,这种跑偏异常折磨我。最后我把问题归结于读书不够,于是开始加大阅读。也就有了每个周末,每个夜晚,每个清晨的时间都统统调配给了阅读。
果然,没有一条路是简单的。
打电话问他,我说读不下去国内的作品,看的都是西方欧美文学。
他说你就是好高骛远,生于斯,长于斯,就要扎根于斯,小心剑走偏锋,邯郸学步。
我说起了那个下午,他说他想成为写作者的那个下午。
我们噗嗤笑了…他说你帮我延续梦想,也挺好…
2008年,地震了,触目惊心,我们在球场上叱咤风云,教学楼摇摇晃晃,像个醉酒的老头。全体师生裹着被子在操场上蹲睡了好几个晚上。好多男同学,还有女生都不太老实……
那个2008,奥运圣火在北京点燃。北京,这个名字响彻世界各地。中国男篮在巨人姚明的率领下大战西班牙,从一度领先到被西班牙追平,最后加时反超,老大喜欢的乒坛女神张怡宁拿了单打冠军。
已经过去十年了。可十年,恍如昨日,历历在目。仿佛我们还是当初篮球场边,林荫道下侃侃而谈的少年,有着最鲜艳,最明媚的模样。
04
作为一个矛盾体。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在我身体内交织。一方面,继承着固有的古典传统的人伦温情,另一方面身体紧随瞬息万变的时代新陈代谢着,血液里源源不断注入先秦两汉的孔孟之道,却又充满了现代气息的元素。
而我要表达是什么呢?
在这中间,回望过去,有保留;剥开未来,有探索。我必须找到一个梗,分离出另外一个自己,形成一种矛盾,一种不可被恭维的尴尬处境,让每个看透矛盾之后的人生柳暗花明,让每个困于大地、困于泥渍的培秧人心底扩出一片诗意和远方。让他们知道,生活不只是沉重……让他们知道自己属于社会,属于群体,属于宇宙,让他们知道自己也是很伟大的存在,而且终将被爱包举于内。让他们每个人赤裸裸地站在人群中,果敢而勇敢地传递爱。
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一场深刻的丰富展开。
我坚信文字可以洗心革面,可以搅动人心,可以曲径通幽,可以润物无声,可以移风易俗。
05
2000年,懵懂无知。距今,刚好过去18年了。那是人生坐标轴上的一个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某一点的走向。
千禧年,跨世纪。百年一遇,往后不会再有。
一直觉得时间会遥遥无期,往后日子和路一样无限长,却不曾想八年、十八年,一转眼溜走消失不见。对那些年的记忆就像城市夜晚十点的路灯下的影子,总是时远时近,只要往前走,就会有新的光源,就会不断将时间延续。
未来无限远,黄昏无限长。
时间流的太快,太急。一分一秒地向2019年靠近。
立了那么多的flag,结果都偃旗息鼓,迎个风,招个展。咋就这么难呢?
不过鲁迅说了,真正的勇士在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我是勇士。
那么,同上2019年都要干嘛呢?简而求其次。管理时间,管理自己。
好好写作,身体力行,写书是梦想。靠写作赚业余收入。如果可能,我要去台湾,去南方(如果中奖,不要蔑视我,不是彩票)。
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多独处。
依然是50本的阅读量。
我要去海边,我要去看海,我要去看海。
来的尽管来,去的只管去。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最后,要感谢一切所遇。
生命里遇见的每个人以及正在遇见、即将遇见和尚未遇见的你们。
你们的出现,是最美的似水流年的遇见。
一切所遇
欢迎光临
······
哦,对了。上头那首歌叫 再见,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