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但因为有所坚持,索性就且不舍、不甘着。
初到北京那会儿,是一个初春时节,在大兴,和那个风暖日晴的卯足了劲儿充满未知的早春一样,我飘到了这里。
坐公交车刷卡只要四毛,地铁即使坐穿也只是两块钱。在这片热土上吃的第一顿饭是兰州拉面。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倒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太难吃(酸不拉唧像尿,说酸吧,也并不是酸菜面)只记得当时被饿到前胸贴后背,于是便饥不择食了。后来坐公交车晕车,司机一刹车就想吐,车子一起步也想吐,走一站下车就吐一次,差点儿没把心脏吐出来。为了保住心脏,最后蹲在马路牙上化身一尊活体雕塑,对了,那天风也特别大,一分钟能换十种发型。我看着影影幢幢的楼层若隐若现在云堆里(不,是雾是霾或者是沙)树色像失真一样把一层厚厚的帷幔捂在脸上。
疾驰的车流,地铁口的风,挤得满满当当的KFC,牛肉面的味道……这一切无不提醒着我头顶早已换了时空。
其实从那一刻开始,人生就像高倍摄像机下快速成长的萌芽状态的花花草草一样,时间被压缩,可有可无,所有瞬间被一带而过,然后叠成一堆废纸攥在一起撇进时间的海洋里。
这个城市不太善良。
那时候像个无头苍蝇一样,顶着满脸的胶原蛋白东碰西撞,上飞下窜,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以至于现在脑子被撞到不好用,本已捉襟见肘的IQ现在更是令人堪忧。坐公交会过站,徒步丈量三环路(差点走废)……现在想想,那时候简直青春得不像样!常常丢三落四,时间观念淡薄,错过几次火车,见过除夕夜的东三环。
总之,来北京这么久了,你追我赶的生活节奏和我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
这个城市越是匆匆忙忙,我就越是稳如泰山,气定神闲。对了,来多久了呢?……靠,掰着脚趾头一算都四年多了。时间跟TM被强奸过似的。
每天早上对着洗脸池上镜子里的那张面孔,觉得日子像水龙头里哗哗流着的被漂白粉漂过的水一样,日日无新,年年相似,连皮带渣一并流走,竟是如此般白云苍狗。
可恨……
关于北京,这是一场被快进的梦。
很多人写了在这座城市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这座城的理解。在我看来,这个城市永远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活力四射,迸发着它的光芒与色彩。正是由于这些耀眼的光芒,这里才成了一个个年轻人的梦想。
我们因为青春而光芒四射,城市因为我们而风情万种。绝对是很流氓的。
就连房地产广告也说,别让城市只留下你的青春,不留下你的人。
嗯……可以说是很走心,很心酸,也很上进了。
看来我们注定是要留下青春,还要丢了人了。
也有一些放大镜下的别人的人生。《北京女子图鉴》,《我在北京挺好的》,《北京爱情故事》……
一批批人离开,一批批人又激进昂扬地走来。
大荧幕上的人生都是镀过金的,即使他们的人生零乱到一地鸡毛,依然可以绝地反击、柳暗花明,完成逆袭。
北京像座“围城。”
所谓的“围城”,里面的人矛盾着,纠结着,希望着,破灭着。
或许再坚持坚持,说不定机会就来了呢,说不定下一刻就峰回路转了呢,说不定下一个就是你了呢,说不定这一篇案子写完就有回款呢?
永远心存希望,永远拥抱失望。
创意,KPI,项目,加班都是常态,仿佛这些理所当然地成了衡量人生价值的不二指标。
这个城市总喜欢给人制造一种错觉,迷离而虚幻,像闪烁其词的霓虹,像没有星星的夜晚。
对于大多数我们,只能在日复一日的平常里磨平楞楞角角。
人生因未知而惊喜,也因未知而恐惧。
讲到底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年轻就是资本,但这个资本往往有些廉价,只是因为我们走过以后再回首时看到了当初的稚嫩与纯粹之后才恍然于那时的珍贵。
要说不劳而获,大概只有我们的年龄了,简直不废吹灰之力,唾手可得。
时间一望无际,延伸至一片洪荒无涯中,看不到尽头。惟有翘首回望时,才会情不自禁到愿青春永驻,才会升起神圣的对于自己的仪式感,像农夫山泉,大家都说有点甜,于是你回味起来果真觉得甜,可你喝下去的时候是那样的身在其中,不知不觉,哪里有什么滋味?所以奠念青春最好的方式便是在最终离开的时候实现最初的梦想。
如此,便是最好……
……续……
夜幕低垂,华灯璀璨,灯火通明的夜像一盏盏霓虹烫开的千百个洞,显得格外迷人。
独处总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让人获得能量,让人重生。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像现在一样追忆昨天的、三五年前的乃至更久以前的自己。每一段路都是一个符号,需要用心去写。虽然我们没有太多的主角光环,虽然还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继续刁难下去,虽然很多时候依然会不知所措,但这一切并不能否定坚持的意义,当初不就是凭借着这一份果敢才走到了今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