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西方文学起源于古希腊的戏剧,具体而言应当是一系列的悲剧作品。莎士比亚之所以被称作“诗人”,并不是因为他写了一百多首十四行诗,而是因为创作了诸多的著名悲剧(戏剧)。无独有偶,拉辛(法)亦是如此。所以戏剧文学占据着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半边天。就如东方的抒情诗一般,贯始从终。从先秦诸子到两汉时期,从魏晋南北到唐诗宋词。诗人们的抒情本能与生俱来,一以贯之。
悲剧(戏剧)作品的意义是伟大的。
这并不是西方人根植文化底基的悲情主义,更多的应当是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本质探求与质问的结果。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你看,然而,把已经撕碎的东西
再从新拼回给你看,那种不可名状的淡淡忧伤令人彷徨不安。
悲剧的意义在于毁灭。毁灭,给人以形体和思想上冲击,从而使人反观自身道德与灵魂问题,思考存在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悲剧是毁灭,但也是重生。所以,悲剧的意义是伟大的。
或许,西方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更为理性(古典主义)。中世纪的文艺复兴。从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到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以及莎士比亚创作的大量悲剧。不难得出血缘伦理与城邦道德的不可调和已成为戏剧冲突中的主要矛盾。这是古希腊、乃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戏剧创作的共性。
无独有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也是将人物形象置于纲常伦理道德中得以塑造成型的,无所避之。从这一方面看,说是悲剧,无可厚非。
作为世界文学十佳小说之一的《呼啸山庄》,是英国的,是欧洲的,也是世界的。
《呼啸山庄》是悲剧,却也是救赎。悲中有喜,喜中藏哀。由爱生怨,爱恨交加。有纠结,有彷徨,有痛苦,有无奈。有求而不得的爱情,有欲断不断的亲情。有远处人,也有历历可数的记忆。这一切,不绝如缕,如洪水猛兽般袭击着一个个遇难的灵魂。即使男女主人公阴阳两隔,也有近在咫尺的痛,牵绊着每一个日常。
阿诺·凯特尔说《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有时曲折,但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地犯错。
呼啸山庄起落跌宕,三易其主,最后以凯茜(小)与哈顿(欣德利之子)成婚作结。
《呼啸山庄》
男一号希思克利夫是恩肖先生从利物浦带回来的吉普赛流浪儿。恩肖先生颇为喜爱,以致他的儿子欣德利及其众人心生妒气,加之希思克利夫稀奇怪张的性格,使其在恩肖先生在世以及逝世后遭到欣德利等人的虐待与欺辱。而凯瑟琳(恩肖先生的女儿)对于希思克利夫关心备至,照料有加。她与希思克利夫相处融洽,久而久之互有情愫。
直到恩肖过世,子承父业。欣德利成为呼啸山庄的新主人,却不料这位新主人恶习满满,性情暴躁。他嗜酒如命,赌博成性。家道也随之颓落。
在希思克利夫无奈出走致富后,由于身份地位诸多因素,凯瑟琳矛盾之中嫁给画眉田庄的主人埃德加·林顿(林顿夫妇之子)。然而,希思克利夫对于凯瑟琳依旧情火难灭。得知凯瑟琳已为人妇后,懊恼痛恨,对于欣德利和埃德加等人进行了报复。呼啸山庄主人欣德利自食恶果,最终被希思克利夫窃取山庄,据为已有。希思克利夫巧取豪夺,孤注一掷,贪婪自私,冷漠无情。不惜牺牲伊莎贝拉(埃德加·林顿的妹妹)的生命和婚姻幸福报复埃德加·林顿,以此达到自己的膨胀私欲。
希思克利夫深爱凯瑟琳,几近愚昧的疯狂的爱令他痛苦冷漠。即使在她死后,在他逝世之前这种爱都是有增无减的。一方面他又痛恨埃德加·林顿,近似偏执。他懦弱无能,畏首畏尾,体弱多病。但他同样深爱凯瑟琳。直到她去世之后,他一门心思地抚养(小)凯茜,断绝了与呼啸山庄乃至外界的联系。这便是小凯茜的童年时代。避无所避,小凯茜最终还是与自己的表弟小林顿(希思克利夫和伊莎贝拉之子)成婚。而小林顿同样羸弱不堪,体质虚弱。在日复一日的风霜雨雪中折命。小凯茜则无微不至地对其照顾。
在最后的结局中,哈顿(欣德利之子)与小凯茜相爱。而这一过程两人也冰释前嫌,握手言和。在小凯茜的一度感召与循循善诱下,哈顿性情大变,勤劳睿智,积极向上。希思克利夫则郁郁寡欢,思念成疾,精神紊乱。在食不进,眠不寐之中日渐衰弱,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呼啸山庄》包含太多元素。与世无争的英国田庄风光,绅士风,多喘多变的人生遭遇,错综复杂的性格矛盾。爱情的不熄不灭,人类欲望的永无止尽酣畅淋漓地得以展现,昭然若揭。
希思克利夫的无情冷漠,疾功近利,利欲雄心,残忍暴烈形象是他最为主要的性格特点。对于自己亲生儿子林顿的生死置若罔闻。强迫小凯茜与垂死病态的林顿成婚。对于哈顿(欣德利之子)极为冷漠,并迷惑其心智不让他接受知识、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以致哈顿胸无大志,堕落平庸。
而每个性格都有其两面性。希思克利夫的软肋就在凯瑟琳身上。他爱她。她盛放着属于他的孤独。仿佛这是他排斥摧毁身边一切美好事物的动力。
我们说好的爱情是透过一个人,让我们看到并爱上全世界。而他对她的爱,愚昧而偏执。让他只看到了一己之私,以致沉沦其中,郁郁成疾。
爱情,是一个永生不灭的话题,本当你侬我侬,忒煞多情。然而却也衍生出抽丝剥茧之后的累累伤痛。在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埃德加·林顿与凯瑟琳,伊莎贝拉与希斯克利夫的苦闷与纠结中,爱情却是灵魂的羁绊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