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都秋色

(2017-09-17 06:54:23)
标签:

杂谈

http://s8/middle/003Zo2B6zy7eizRvCuB79

秋天里,万物都在柔情地衰退、老去。

山川寂寥,烟霏云敛。九月的天,是刚诞生的秋。

帝都的秋,有着北方秋天的一切特点。悠长,萧瑟,怆然。辽远而深邃,慎终而追远。

单凭那突如其来的凉意,就已令人猝不及防。

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像点燃着的一盏烛光,又像一只未熟透的蛋黄一样搁在地平线上,一点一点蔓延开来。青青草色上,颗颗露珠晶莹剔透,鳞次栉比,每一株都高高托起。等到日光意胜,朝阳铺满地面的时候,飞蝇早已在林木间仓皇逃窜。透过玉兰枯叶的罅隙里,仿佛能看得见悄悄溜走的光阴。

清晨的曙光七零八落地泼向大地,秋光一色,照亮了一天伊始。早晨的天空是一张千姿百态、娇艳动人的画卷,万里行空是郁郁深沉的孔雀蓝。零零碎碎的几撮云朵四散开,挂在城市上空,像秋风未经下咽的残羹般寥落寂寞。不得不叹于清风明月的俊工湛艺和水敛艳阳的匠心独具。

举目四视,风清景明。时光在青山苁蓉里缓缓流过。高楼林立间疾行的列车,在忽隐忽现中倏忽划过。七仰八叉的电线在街道上空阡陌交纵,见缝插针地穿过米槐的凌乱的枝叶罅隙。记忆的小帆仿佛越荡越远。时常游荡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看日升日落。每一个黄昏与晨曦,仿佛都是生命的馈赠般那样诗意美好。日子总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意义,令人心生期许。

不习惯于觥筹交错的人群间寻找心底的一缕烟火,独处倒让人内心安宁,灵魂自由。不由想起了玉渊潭的湖水,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还有南锣鼓巷那些极其文艺的青年画家,这个季节应该都走进了帝都的秋天,饱蘸笔墨,旁若无人地蹲就在城市一角极力描摹着一张张秋日的水墨吧。

就连天气也是那么善解人意。天高云阔,疏离浅淡,透着浓浓的一股深情。

而这样的秋天是极好,极好的。

秋日情愫,定格于一去难再的光阴中。几度帝都秋色,已然是忘记,却也不愿掰着手指去细数。只是在年复一年的秋光中怅寥与慨叹,恍觉于时光荏苒,物换星移的岑寂。

风清气正,惠风和畅。那种辽远的惆怅在萧萧落叶中愈发真实可触。又像是一场梦境偃息前的朝圣,庄重而威严。帝都的秋,来的晚却也总是匆匆走过,来不及驻足。尤其当季节迈入十月的门槛,那种来不及过度的肃杀之气戚戚然,将那摇曳在季节尾巴上的生命一颓到底。秋意也并不像南国那样矫揉造作,意犹未尽。

帝都的秋,是每一条河流的颜色,是每一棵法桐站成的姿态,也是每一次雁声阵阵掠过的萧索。

秋风随季节摆动,落叶被细细裁落。银杏身着一身锦黄,已然彰显出生命的威仪。长河落日,萧萧意断。在北方的晴空下,时光留下太多的空白。用记忆拉近回忆,一切都是完好如初,静若初成的模样。时光深处,是我们的素年锦时。

光阴的无常与孤独在岁月的重重磨砺下精彩纷呈。或远或近,浅浅叫嚣。

日光乍泄,秋意一泻万里。

季节的喧嚣止于铺满层层落叶的街道。大白杨笔挺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树梢的深绿开始渐渐颓去,鳞次栉比的绿叶中夹着丝丝绯红。偶有阵阵秋风扫过,清凉如水,片片落叶飘然落下,应声入尘。犹如蝴蝶展翅一般,妙趣横生。

阳光褪去了灼烈的面孔,有着不骄不躁的温度。

曾去踏过城市的每一条街道,观望每一棵树站成的仪态,俯首去掀起每一片压在草坪上的树叶,细细想到了每一片玉兰叶子在浸入水洼后的悲伤,等待月光对上朦胧睡意的眼神时酣然入眠。我悄悄躲过了季节的悲伤与寥落,仿佛不曾来过一般,可到底是的的确确地留下了走过的迹象。

思绪万千的秋日里,内心的快与不快,不知从何说起。心底掠过的那一丝惆怅与欣喜,可有可无。像蜻蜓蘸过的水面一样,涟漪层层,浅浅淡淡。总在此起彼伏。对季节的留恋,像一场欲言又止的告别。

又不由得想起那些秋雨纷纷,落满单行道的黄昏里,独自一人丢着慢悠悠的步子去往地坛公园。雨中的银杏大道,素净而分外典雅,静静坐落在北二环边上。时维雨季,淅淅沥沥的暮色下,人影稀疏,并无往日之聒噪。园子也因此又增添几分神秘感。

在这满目怆然的季节里,烟雨红尘,一切都是似是而非,恍如隔世的。

孤独,并不是避无所避的洪水猛兽。有时候,往往就是一个灵魂狂欢的栖居之所。

而园子里这种恬静与冷清是极好的,一度感觉与他深邃通透的性格有染。于微雨中徜徉,时常回荡起远方的记忆。关于这里,有一颗岑寂的心,隶属一座灵魂的深宅,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准备好了一切。他破解了关于死亡的谜题。那个瘫坐轮椅上的巨人,煎熬过世事岁月,在这里找到了灵魂一隅。也曾一度焦虑、暴躁。而正是生命历数过的那些焦躁与偏执,成为他之后怀念秋天、怀念母亲的那一份熟稔。

“太阳,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其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命反复,起起落落。生或死,爱与痛,举目世间,昭然若揭。伟大与渺小,光荣与落寞,都得以生的诠释。

与自己和解,和孤独言欢。当人生从繁华锦簇走向孤寂荒芜的时候,我们还能以爱的名义赴身沧海疾流,在生活的沼泽中砥砺前行。

走遍城市里的每一条街道,踩过每一滩不深不浅的水洼,辨明每一片银杏叶子的纹理。

每一寸思量,在日光的廖远下,都像是浅尝辄止的尝试。每一缕翩想,在辗转焦躁中已为身后事。

这是时光里的秘密。我们都置身其中地践行着。终于明白,我们的悲哀里有太多太多对于时光的无能。人生越往后,越怀旧。在那些转瞬即逝的日子里,透过那一层层晦暗,依然能清晰地看见初心不改的自己。如今回望,一切都有着新的温度和余热。

生命在馈赠,但也在索取。我们在与岁月彼此消磨,时光将生命的辙迹镌刻得极其寥落沧桑。生活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起起落落里早已贯穿生命的始终。

秋雨纷纷,绵延一世。

长水萧萧,万顷沃土,芦苇三千。乡间的秋色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光是秋收的喜悦就能让萧条之气黯然失色。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秋,何尝又不是孕育伟大希望的季节。

北雁南归,寒月旅空,随着秋渐深,气温也开始跌下,大地沉静安眠。闲暇的时光踱步在家家户户。每一个平常安乐的夜晚都仿佛被无限拉长。而中秋的喜悦又多出了几分热闹。这一点在我生活过近二十年的西北大地上,记忆尤其深刻。

十五满月,献月习俗由来已久,自然是不能少的。月光如水,大如磐石,玲珑剔透,在万籁俱寂的夜空里熠熠流光,盛载每一份寄托和思念到访过每一户家门,每一院落。

每逢中秋,母亲就会做诸多好吃的。即使她总有没完没了的农活家务。油炸大铜豆,核桃馅的大饼,辅之以黑糖,酥脆香甜。核桃是秋风从树梢扫荡下来最为新鲜的,自然熟。都说陕西甘肃核桃独好,这一点无可置否,我竖两双大拇指。以酒泡枣更是滋身益气,所选枣子绝对不能有一点瑕疵。而那清冽甘甜的枣子在身浸酒坛后更是令人欲罢不能。挂在树梢的苹果梨子在霜煞后,更是一种别样的风味,脆到一触即裂,果肉清爽。身躯最为骨感的当属一丝不挂的柿子树了。肥硕的叶子凋到一干二尽,只留着一个个惨红过半灯笼般的小柿子。挂在秋天的树枝上,就像苍凉夜色里的一盏灯,盛放在季节里。而农村里乌鸦麻雀甚多,每天早上我在朦胧睡意中都能听见乌鸦取食果子的窃窃嬉笑声,这让我百般焦灼。最后也只能和这些不速之客共享果实,它们啄过一半,我则啃掉另一半。久而久之,我越想越不合适,我觉得这种平分秋色很不公平,我遂于每一个秋日的早晨早起,蹲踞在树下与这群一丘之貉进入相持阶段。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我落败而逃。除去不知不觉间养成的早起习惯之外,别无他获。

那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些稀松平常的日子,竟是多年以后心心牵念的一种奢念。

不同于七八月市面上出售的果子,经过深秋霜煞的果子,不同于市面上七八月为抢价而出售的果子。属自然熟,味道之甘美,鲜有人能再邂逅这种秋味。

而这种味道,我亦阔别已久。

深别故乡月,浅数他乡秋。

悠悠岁月,在时光里辗转缱绻。又到一年秋深时,月上柳梢,暗自怀往念昔。春花秋月,日复一日却也不可多得。往事点点也再次装点着生命的的寥落,慎终追远。光阴在四季更迭中悄悄溜转。穿过苦痛徘徊,困难和辛苦。

在平凡这张底色唯一的夹页中书写一张不平凡的书签,以作人生信条。

陪着秋天上路,我们且行且珍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断秋
后一篇:柿子树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