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逻辑学》导读:序言

(2022-03-12 09:06:39)
标签:

杂谈

哲学

分类: 哲学笔记

     学习哲学特别是辩证法,大概总得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因为一般公认,对辩证法的阐述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超过黑格尔。比较权威的国内中文版的《小逻辑》是贺麟先生翻译的。读了一下,感觉不太好懂。估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黑格尔的东西本来就难懂,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不光是读他中文版书的中国读者,其他语言的读者也常有同样的感觉。另一个是翻译的问题。贺先生是哲学大家,译文在哲学界被公认为是最准确的。但哲学家认为译的好,是因为他懂得哲学,普通人则依然未必读得懂。相信许多非哲学专业的读者会有类似的感觉。不过这个坎必须得迈过去。

     有人建议读不懂中文就读原文。本人不懂德文,只好退而求其次,看看有没有英文的入门读物。结果发现,马克思主义网站中果然有英文的《逻辑学》导读。作者是安迪·布兰顿。国内也有人试图对《逻辑学》做出解释,有故弄玄虚的感觉,基本上是越解释越糊涂,或者是他自己心里明白,我们由于水平问题而依然糊涂。而安迪对《逻辑学》的解读非常简明易懂。以下就是他对读《逻辑学》的建议。我自己加了些个人的理解,也去掉了一些我认为重复的内容,因此以下论述并非对安迪文章的翻译,而是编译加个人观感。其中特别加进了我对《逻辑学》的现实指导意义的看法。因为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学哲学不是为了成为哲学家,然后在别人面前卖弄,而是希望哲学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指导,比如如何根据哲学思想养生或处理同事关系等等。

     学《逻辑学》,不应该拘泥于黑格尔的晦涩表述,而是要抓住重点,看黑格尔究竟心里想些什么。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列宁曾经建议以唯物主义者的立场来读黑格尔。也就是说,我们在读《逻辑学》时把黑格尔唯心的东西统统剔除掉,只关心他的辩证法。具体一点讲,当黑格尔讨论自然界或人类绝对精神时,我们心里应该把它想象成自然或人类发展规律过程。使之类似于石头的下落必须遵循重力的法则之类的说法。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根本不用假设石头的下落是遵循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当黑格尔开始谈上帝的时候,我们马上跳到下一段。

       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小逻辑》都是以逻辑为主题。伊利延科夫在谈辩证法历史一文中写道,黑格尔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极大地丰富了逻辑的含义。他把逻辑形式推理从代数扩大到整个人类活动,即社会、历史发展、科学、宗教和工业。而且,他对人类活动一般规律的探索反过来又极大地丰富了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这一点在认识论和真理的讨论中特别重要。一般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笔者认为,除了实践,理论、逻辑也可以检验真理。逻辑分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因此,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我们检验真理的工具之一。

       我们通常说逻辑时意义比较单一,如事件的逻辑发展的逻辑等等。由于黑格尔谈逻辑时指的是所有事物发展过程的普遍法则,因此他的所谓逻辑的含义,在不同场合常常有细微的差别。如果在读《逻辑学》时我们根据不同情况和场合把逻辑具体化,例如把逻辑想象成科学知识发展的规律,或者社会活动发展的规律,这对理解黑格尔的思想会有帮助。

     以上是安迪文章中序言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进入实质性的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