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及参考文献

(2015-12-28 11:01:28)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王济:《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何捷:《作业的革命》----《江西教育》

4、朱宝娜:《谈谈作业形式的优化》----《江西教育》

5、李欣:《作业的设计》----小学语文网

6、《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辽宁师范大学姜丽华《世界各国小学生课外作业的现状及其研究》

8、黄宗耀.开放式语文作业设计[J].小学教学设计,2004(12)   35.

9、学语文《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

10、《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11.王丽  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版。

12.汪明  主编《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小学语文新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李镇西  著《从批判走向建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

15.田本娜  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邰启扬  金盛华等  著《语文教育新思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5月8日

作业现状之所思

                 -----第1次研究活动小记

    近来,在办公室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学生为什么不做作业,学习情况无法及时反馈!我们班的学生也有这种现象,我不禁有些心痛,学生应该是很愿意发现以及探究的,但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也视作业为“痛中之痛”呢?
    素质教育的今天,减负的结果就是培养学生如此懒散的习惯吗?语数英的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那别的科目呢?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作为老师的我们也都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少布置作业,不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但是学生们却不懂老师的良苦用心,依旧我行我素。好学生基本可以按时按质完成,而差生则干脆就不做,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抓不放后也许会有暂时的进步,但是不过两三天必会“原形毕露”那么是谁偷了我们的作业好习惯呢?
    经过持续观察后我发现: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有几大类,一类是不会做的、一类是会做不认真做的、还有一类就是从来就不做的!找到了病根,就得药到病除,那么如何做呢?这就需要我们学校、老师、家庭三方面的配合!首先,学生一开始习惯的养成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老师,如果第一次布置作业老师的检查就没有跟上,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侥幸心理,第二次还不检查,那么以后的作业很难完成了。其次,家长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家长也需要时时检查督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下能自主的完成作业!
    有效课堂要求我们的课堂有声有色,三维目标恰到好处,那么?面对创新教育,我们又怎么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的情况呢?毫无疑问的答案,就是作业,所以,要抓学习就得先从作业抓起!

 

5月28日

 

   调查反思

----第2次研究活动小记

    最近,我在实验班的学生中做了有关语文作业的形式、内容、难度等方面的调查。调查发现,只有21%左右的学生喜欢简单的抄抄写写的作业,而近79%的学生则喜欢做能体现个人自主意愿又要动一点脑筋完成的作业;70%的学生希望作业的内容既有课本中的又有课外的作业,65%的学生愿意和同学一起完成一项任务;77%的学生喜欢用表演、朗读、画画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90%的学生喜欢在教师布置的作业范围内自己选择几项作业。

    从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在课间或放学后,部分学生留在教室里补作业。不少学生视作业为“负担”,甚至有不少“逃避”作业的行为,我们老师们一般则认为这些学生为“差生”或视这样的行为为“表现不好”甚至“错误”的行为。作业,向来被认为每个学生上学的根本任务,为了完成学业而写作业,为了家长的满意而写作业,为了考个好分数而写作业,为了班集体甚至是老师、学校的荣誉而写作业。作业与学生的需要之间是用“>”连接的,作业与学生的负担之间几乎是用“≡”连接的。学生做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于是,老师不停地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则从上学开始不停在完成作业。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终于不愿意也不喜欢完成作业了,真是悲哀中的警醒,看来,我们得思考对作业进行改革和创新了。

 

 

 

 

6月10      

一次作业   两项评价                        ---第3次研究活动小记

    今天无意识打开了朱瑛老师的博客,在惊叹朱老师的睿智以及广博的同时,也被朱老师对作业评价方面的“一次作业,项评价”理论深深地吸引住了。

    朱老师认为:“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教学越来越受到了学校教育的重视。”郭沫若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干净、容易认”所以,我们在学生的作业中可以采用“一次作业,两项评价”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变“我要做”为“我乐做”。多么深刻的见地,也许在我们的日常作业评价中,我们在给孩子改作业时不妨多添一笔,却可以锦上添花,多么美好的设想

 

 

 

 

7月14                

作业设计之初探

-----第4次研究活动小记

    假期闲暇,反思自己一学期的作业设计以及评价,初步获得感知,特小记如下: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作业的设计、评改也是长期困扰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各种学习训练中,语文作业恐怕是最不受师生欢迎。

      我认为作业的设计应该体现如下特点:

    1、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如适合朗读的文章,请学生以组为单位练习朗读,并以比赛形式让学生评价谁感情处理恰当,语气能体现感情。对一些故事情节比较精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表演等等。

    2、作业设计要有灵活性。如布置读课文的作业时,就不需要规定读多少遍、生字写多少遍,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只要达到能理解意思,能不写错别字即可。本学期,我一篇课文上完一课时后,不再让大多数学生抄写词语,而让他们直接回去默写,然后再作相应的检查,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反而比以前让学生抄写词语,再进行默写更好。

    3、作业设计要有开放性。比如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春联、民间故事等,在班上交流;阅读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等。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8月18日   

读写结合  双轨并行                -----第5次研究活动小记

    今天学习了《“读写结合,双轨并行”体制下的作业设计》和《优化名著阅读课堂作业设计 》,很受启发。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它不仅是一个交际工具,更是一个思维工具,语文学习中方法技巧的成熟、情感体验的深入、思想品格的完善同样是在积累中完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语文积累是现代课程理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生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大量的句式,大量的片段,下笔时才能辞直义畅,奔驰放达,任凭吞吐。

    如何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一个目标,积累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更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过程,更需要一定的方法。作为学生作业的设计者,我们应该不断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积累的模式,努力还原语文本色,为学生的作业开辟出一片芳香的伊甸园。

 

9月9日

照片背后的故事

              ---第6次研究活动小记

    明天就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教师节。对于教师节,孩子们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让孩子们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抒发自己的所思以及所感呢?我想在今天的作业上做做文章。

    于是,在下午放学的时候,我走进教室,告诉孩子们今天没有作业,只需同学们带上自己与一位老师一起拍的照片。学生一听很是纳闷,但是都带着没有作业的轻松背影离开了教室。

    第二天,伴随着上课的铃声,我快步走近了教室,看到同学们正在互相交流自己所带的照片并且兴致勃勃的交谈着,我看到了契机,随机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照片背后的故事,学生们一听,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因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所以,学生们显得异常的积极与兴奋。甚至有同学想把她与老师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这个看似普通的想法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我微笑着默许了,那一刻,教室里散发着一个个或平淡、或感人的故事,孩子们听的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投入……

    第二天,看到孩子们交上来的精彩小练笔,我欣慰的笑了.事实证明,走进生活,学生不仅会写作业,也会爱上作业.

 

 

 

9月22日

学写读书笔记,享受读书趣   

----第7次研究活动小记

    学校推出了书香校园的理念,为了引导孩子们爱上读书,会读书,我特地开展了一次”我手写我心”的读书活动..    为了引出此活动的主题,我讲了以下的开场白:“同学们,你们一定读了很多好故事吧!还认识了不少的好词好句和道理,是吧!可是这些知识很容易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我们遗忘的,那多可惜啊!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们在我们的脑海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呢?”“用笔写下来!”当学生说出我想要的答案后,我相机出示主题说:“对,记下来就是读书笔记了。大家听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吧!就是说,我们看书时,要随时记录下我们的收获和感受,读书笔记就是一个知识的储藏柜。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样记呢?请大家讨论讨论后再交流。”

    在学生讨论时,我有意参与进去,不露声色地做了一些引导、点拨、提示。学生交流后,又向学生介绍了几种读书笔记的写法。使学生明白读书笔记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摘抄某个精彩的片断、精辟语句、名人名言(即摘录式);可以在书中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即评价式);也可以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即心得体会(即感想式);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来做笔记(即剪贴式)。
    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读书笔记,还学会了几种读书笔记的写法。这样一来,学生们豁然开朗,积极性明显倍增。为了将学生的热情延续下去,我又以“读书笔记交流会”为主题,将学生的读书热情又推倒了一个高潮。

10月18日

 

作业评价对比思考

----第8次研究活动小记

一、当前对学生作业评价方法:

    1、正误法。用“√”、“×”两种符号来批改作业,以此评价、判断作业的正误。

    2、等第法。用“优”“良”“中”“差”或 “甲”“乙“丙”或“A”“B”“C”等确定、评价学生作业等级。

    3、分数法。用“0—100”之间的数值评价学生作业成绩。

    4、图案法。用小红旗、红五星、小红花、大拇指等图形赞美鼓励学生。

    5、语言法。用“你真棒,全做对了!”、“作业认真”“格式正确,语句通顺,语言优美,想象力丰富”等语言评价激励学生。

二、对小学生作业评价有效性的思考

    在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教学精心化管理过程中,小学作业的评价更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通过作业有效性评价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有效地发展。

    在现实教学中,对小学生作业的评价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个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一些形象化的图案比较感兴趣。在具体的批改上,可以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案来代替传统的“√”和“×”。当学生作业全对时,教师给中低年级的学生使用学生喜欢的“小太阳”、“笑脸、”“大拇指”、五星”等符号。学生作业错误时,采用“哭脸、三角、小辣椒、大问号”等代表不足,订正后再用相应的“√”、“○”等符号作出肯定。在最终肯定评价时,采用一系列配套的“大小笑脸”、“大小红旗”作出评价。利用评语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批改时利用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让学生及时加以改正。一方面及时提醒学生要细心,另一方面使其改正不好的习惯,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解题的习惯。对作业做得好的,要及时鼓励,促使学生保持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不妨加上“真棒!”、“好漂亮的作业”、“好漂亮的字”等赞美语。这些激励性的语言自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11月2日

 

作业设计三部曲

       -----第9次研究活动小记

   走进了第五单元,相约鲁迅先生.。为了使学生对鲁迅先生获得更清晰的印象,我尝试着以<<我的伯父鲁迅>>为例设计了三步关联的作业.首项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借助各种书籍以及网络等辅助手段,了解鲁迅先生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且采取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中项家庭作业.以课文为基础,抓重点段落并适时引导自主获得拓展的能力.后项读后练习,主要以对课文的总结为主并设计拓展的思考性作业..并且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层层推进的作业,学生兴趣比较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

 

 

 

11月22日

 

给作业批改插上创新的翅膀

---第10次研究活动小记

    经过了一年的小课题研究,我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作业的设计以及评价中,看着孩子们的作业一天天的改变,百感交集

    回首我自己过去的作业布置,真是叫矛盾!孩子们的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如果放任孩子自己主动去写写、读读、说说,孩子们真的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吗?课文的生词不让学生多抄,孩子们能准确书写吗?课外必读篇目,老师不早做计划,把它当做作业去要求学生读背,只靠孩子自己去主动完成,孩子们会达吗?……事实上,我们太多的不放心,还是来源于我们对学生的太多的不信任。在当前小班模式的背景下,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作业落于实效?让作业真正起到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巩固,我认为,教师要在以下方面把好关。

一、把好作业布置关

    由于我们的班级人数普遍过少,所以,我们很容易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把学生科学分类。心中要有大概的这样三类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智力因素较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的优秀学生;各方面都平平的中游生。我们的作业布置要充分考虑到这三类学生,对优等生着重培养创造能力,侧重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加深加宽,尽量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重点应该放在科学引导好这类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我们更应该侧重于量和质的加强;对中等生我们要着重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他们往优等生方向努力,设计难度中等的作业让他们做,指导他们学习语文的科学方法,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对于差等生我们则应注重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我们得有耐心,首先培养他们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适当减少作业的难度,降低评分标准等,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举个例子,我们同样是布置学生预习新课的作业,对于优等生,我们除了要求他们扫除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等方面以外,还可以以课文为载体,延伸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来,如作者的生平啊,写作背景啊,关于作者的其他作品啊,作品的艺术风格啊,等等。要引导他们将阅读的结果及时记录下来,随时展示他们这些方面的优秀作业,达到激励的作用;对于中等生,我们还是得立足于课本,让他们达到一般的预习要求,积累与提高结合,争取早日向优等生靠拢;而对于所谓的“学困生”,我们的作业布置真的还得着眼于他们的语文能力现状,将读和写牢牢地把握好,我们必须不厌其烦的通过自己范读,通过优等生的一次次的带读,达到把课文读正确的最起码的要求。写字方面,力求循序渐进,从要求写正确到要求写规范。事实上,对于这类孩子们的读写方面的最低要求,许多还是很难达到的,有待于老师们平日里的细心与耐心,更多的关注与付出才会显露成效的。

二、把好作业批改关

    我们现在是完全有精力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的面批的。我们每天的面批要及时,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有着被认可的期待,想得到老师的评价。例如,每次考完试,总会有学生跑来问成绩出来没有,甚至有的埋怨改得慢的,这个细节都反映了学生急切得到评价的心理,也体现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老师不能及时给以批改,这种热情会慢慢减退,对于迟来的评价会没有任何感受;我们的面批还得科学,在面批学生的作业时,我们要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具体是可以在全部面批学生作业后,选择问题较严重或有发展空间的学生作为重点面批对象。问题较严重的学生须对症下药,老师要及时耐心地指导。而有发展空间的学生也需要老师精心指导,在原有基础上有飞跃。我们面批时还得鼓励为主,事实证明,激励的育人氛围是明显优于讽刺、批评,挖苦的教育方式的。例如,在我们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的作业面批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学生靠近,注意倾听的眼神、赞赏的点头、浅浅的微笑等等,这些细节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老师的关心,会有价值感,增强他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只顾干自己的事,边改作业边听,或不及时对学生的讲述有反应,或冷言冷语地批评,学生的失落情绪增强,没有学习热情。

    总之,在整个作业过程中,作业布置得越好,学生完成作业时所出现的不良现象也就越少。学生的作业我们面批的及时、科学,我们的孩子们的作业才更显得有意义。要提高语文作业的作用,发挥语文作业的实效,要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好作业,学生真心地完成作业,使学生乐意去改进作业所反映出来的不足。这样,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将向我们走过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