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类股将再次成为市场炒作龙头

(2015-08-17 09:05:04)
标签:

股票

周五大盘小幅高开,大盘以3976.41点小幅高开,在回补缺口后,股指震荡上扬,午后券商股加入拉升大军,上证综指因此一举涨逾1%,站上了4000点关口;不过好景不长,上证综指在摸高4000.68点后跳水回落,随后翻绿并下探3939.84点,尾盘企稳回升以红盘报收。最终,上证综指收报3965.34点,全日小涨0.27%,创下7月27日中阴线后的最高收盘点位,并刷新了7月28日以来本轮反弹的新高。与上证综指走势类似,但深证成指[0.38%]涨势稍强,周五上涨了0.38%,收报13445.87点,同样为本轮反弹的新高。

 

消息面上:上周五收盘后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随着市场逐步趋向常态波动,应该更加发挥市场自身调节作用。今后若干年,证金公司不会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不变,但是一般不入市操作。当市场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证金公司将以多种形式维护市场稳定。14日,证金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汇金转让一部分股票。国家队已经不再护盘,反弹反而变得更加顺利,涨停板开始增多,板块效应和赚钱效应增强。证监会的周末表态,消除了A股近期最大的不确定性,给了市场各方明确的预期,是大利好!在资金牛和改革牛的推动下,本周大盘仍将继续向上,首要目标就是要站上4000点。而短期市场虽有可能还会进行回撤,但概率相对较小,且空间有限,指数震荡上扬将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国资改革概念也将会迎来机遇,市场机会不断。

 

技术层面:市场趋势特征仍处于底部反弹阶段,沪指为例,上周市场多以小幅推进为主,这个过程中积极信号是短期均线呈现多头排列,反弹趋势性有所增强,量能释放较为温和,沪指日均成交上升至6376.23亿元,相比前一交易周明显放大。周五周均线的坚守,颇具技术层面意义,前期4000点的套牢区,需要日线级别更有力度的反弹才能形成突破。市场形态,指数整体运行于下轨200天线支撑,上轨半年线压制所构成的上行轨道中,中长期趋势的慢牛特征存在,不过短期反弹并未脱离阶段性底部区域。周线来看,沪指延续六个交易周处于底部构筑阶段,这其中经历放量下跌、缩量反弹的盘整阶段,近两周已有恢复性上涨需求、总体上、当前市场形态处于底部抬高的修复格局。

 

 

市场分析:目前市场基本没什么问题的,市场的热点是央企改革为主,每每市场扛不住的时候、央企改革就给你拉升一波。国企改革的热潮从去年以来就一直是市场的热点、相关改革概念升温,改革热度自上而下,自央企改革(如中航、中海、中粮、中船等)向地方国企改革蔓延扩散。上周五,福建自贸区全线暴涨,西藏板块尾盘拉升,广东、吉林等区域板块内均有大量个股涨停。随着部分央企改革概念股在短期内累计涨幅过大,这一群体整体涨势已经趋缓,不过地方国资概念的炒作开始有升温势头,并有望成为近期A股市场新的炒作主线。

 

 

总的来说、老道子认为经过前期股灾后市场的资金面发生巨大变化,后期市场应该也不会出现像上半年那样指数连续逼空,以及板块全部启动上涨的盛世景象,更多的表现预测为一种温和的震荡上行状态。在非快牛的状态下,老道子建议投资者一定要学会做热点,这样才能更快速地获取利润。

 

总而言之操作上不懂得先人一步,即使身在牛市也枉然!看清当前市场内在的本质,就会发现其实每次调整都是加仓布局的好时机,无论是连续下跌或者当天下跌也罢、其实都是一个机会。当前情况下,我们应该随时做好介入的准备。尤其是在上周四日V型反转之后,目前走势在这个阶段拿下4000点这个话题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本周我们认为有望拿下4000点再上攻4500点间的可能。

 

 

 

关注板块方面:目前板块方面主要集中于国企改革、军工的资产证券化上,而军工、也算是国企改革的一种方式,两大板块皆是重大政策受益板块。改革不会停歇,大家一定要积极把握回调出现的低吸机会。本周冲高后注意跟进热点切换或做调仓换股之举!更多精彩点击进入老道子实战直播室。

 

 

实战仓位建议控制5---8成仓、注意高抛低吸节奏操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请慎重投资。

 

 

如果大家喜欢老道子博文,请在博文的右下角点击“喜欢”两字,若道兄博客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按“ctrl +D”把博客地址收藏起来,方便日后查阅,老道子在这祝大家投资顺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