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光新心灵
阳光新心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38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课例

(2019-10-02 15:23:57)
标签:

教育

提问、启迪思维  以问促读学文学法

       ——《一个豆荚里的粒豆》教学课例评析

张勇杰    2019.10.28

边读边思考,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是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安徒生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习针对故事内容尝试提问题的阅读策略,带着问题阅读理解故事,可以说是预测的延续。本课学习既学习提问阅读方法又受到帮助别人使他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本课用两课时沉潜故事情境,借助文后问题清单提问样例初步学习提问方法,将全文尝试提问和聚焦后半部分内容提问相结合进行实践然后引导解决核心问题助力课文理解,使学生学习提问方法和受到情感教育的思路进行两课时教学。

课时一,初感课文内容,自由模仿提问。

一、童话导,课题提问

上课伊始出示安徒生的照片,问你们知道安徒生吗?他是写的什么的?他的故事有什么特点?谈话交流童话特点故事中的天地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思维,有感情的。今天再来读一篇安徒生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板书课题并追问: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从童话的拟人化想象特点不断追问导入课题,延伸预测引出质疑,使学生依据故事、勾起问题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教学片段】

1:这是怎样的五粒斗豆?

2: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神奇的故事?

师:是啊,预测一下他们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多数学生说到了故事内容)......那我们赶紧读故事,看和预测的一样吗?

在预测提问中利用学生对故事的渴望,渗透预测提问,立足课题初试牛刀,顺势利导进入学习,激发学生知故事的兴趣。

二、读通文,识字知文

1.初步明确策略,整体了解内容。“要全面读懂故事,是有方法技巧的。谁来读读课题下面两行小字?看能否找到法宝。”一女生快速回答读懂故事是要边读边思考,能提出问题。”我随即一转,是啊,读故事要思考,还要不断提出问题。那就带着思考提问的法宝,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从开头到哪里是写五粒豆的想法?剩下部分又是写什么?”指向具体的导语使学生通读故事初步思考,从情节发展思索故事结构,培养边思考边阅读的意识习惯。随后交流中让学生明白1-12自然段为五粒豆各有各的心愿;13-24自然段豌豆各自的用途结局,最后简单复述故事,明白主要内容

2.再次默读课文,学字质疑画符号。初步感知故事后,引导默读课文,强调边读边思考圈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识字形;二在故事中自己有疑惑、想法的地方先画上问号。第二次放手默读,静心识字、思考故事发展,也是学生初步对课文自由质疑提问的浸润另外,在交流中,着力当堂指导书写“豌、舒、耐”三字,使字词学习和课文理解相互结合,自我标记为有目的提问好铺垫。

三、知方法,尝试提问。

在课题初问两次通读课文默读标注之后学生思考提问思路基本打开,于是借助课后提供的问题清单,给学生提问角度,引导模仿提问实践。首先出示问题清单中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白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其次,放手学生静默读文用六分钟思考提问。

【教学片段】

1:豆荚里的五粒豆讲了什么故事?

2:小女孩的病好了吗?

3:五粒豆在豆荚里是怎样排序的?

4:五粒豆的心愿是什么?

5:妈妈为什么说说这棵豆苗是个小花园?(生67课后问题单内容……

8:豆荚里的五粒豆是怎么想的,僵硬是什么意思?

9:五粒豆最后怎样了……

这是学生默读尝试提问训练的真实反映,每位同学都写出了问题,展示积极性很高。2、3、4、9能从课文内容提问,生5、6、7虽然是对课后问题的转述,体现了问题意识;生4、8问题意思相同,却开启了思考提问的大门,我清楚这两问题是理解课文的主干。从学生问题看,针对故事内容提问的方法是学生易理解的思考阅读手段,且基本能够运用。

然后梳理过渡,聚焦解决以问阅读。“同学们会思考、还会提问,这是阅读的好习惯!每个孩子都能从故事内容角度提出一两个问题,真厉害!若解决了问题,对故事就会有更深的理解,王**和张*都想知道五粒豆是怎么想的,他们各自有什么心愿呢?那就一起来帮他们找找答案。这一过渡,将学生思想从提问题拉回到解决问题聚焦课文理解,提问是为更好地理解内容、培养语感服务的

四、理问题,初感心愿。

学生再次跳读心愿句子。交流之前先抛出我想了解一下,五粒豆豆荚里的时候,他们有怎样的感觉?”学生很快找到了“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PPT出示词句,随机引导评析句子,体会表达

【教学片段】

师:“在豆荚里他们看世界是——”

生:“整个世界是绿色的。”

“许多天过去了,豆荚变黄了——”

“整个世界也变成黄色的了。”

师:豌豆在这既温暖又舒适的豆荚里一天天成熟,白天----

生:明亮。

师:夜间--

生:黑暗。

师:那夏天的时候整个世界是绿色的。他们也是---

生:绿色的。

师:秋天到了,他们---

生:变成了黄色。

师:有没有发现(看句子),这句话很有意思,“既温暖又舒适”“白天...夜间”有什么秘密?

1:前半句有关联词“既...又 ...”

2:白天、夜间,黑暗、明亮是反义词。

师:真聪明!那谁仿照着说一句话?(学生略沉思)比如我们的生活......

3:我们的生活既美好又幸福,白天学习,夜间看电视。

师:还不错,谁还想说?

4:我们学习生活既快乐又舒服,夏天有凉爽,冬天温暖。

5:妈妈做的衣服既合身又漂亮,夏天凉快,冬天暖和。

师:作者一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写出了五粒豌豆幸福的生活,他们都有美好的理想。五粒豆各自有什么心愿?谁找到了第一粒豆的心愿,说给大家听。

……

学生交流“心愿”后顺势一转,“跳出豆荚的五粒豆,他们的心愿实现了吗?**担心的问题小姑娘的病会好吗?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这样在引导入情朗读各豆语言中感知心愿,将尝试提问训练与解决问题理解内容相结,知文义、练表达相互融合,顺理成章。

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思考、尝试提问是读书深入的法宝,也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教给学生“依据故事整体提问”的方向和拐杖,放手学生模仿“例子”静心思考提出真问题,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在思考中质疑的习惯和能力,顺势引导交流问题,解决核心问题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在读、找、说中学习,激活思维、解决问题,积累语言、依据问题理解内容,可圈可点,同时,结课回归学生问题,留下悬念,为下节课放飞学习思考。

课时二  部分提问,理解助人快乐

悟性格回顾内容。

上课伊始我故意神秘地问同学们,我们做个比赛,看谁不看书凭记忆能讲出文讲了什么故事?”引导学生以简单语言概括故事后,PPT出示“回想故事中五粒豆的心愿是什么?从各自的话语中你觉得他们各是怎样的性格?试着以朗读表现其性格。”学生在趣味竞争中回顾了各豆心愿在朗读中感知豆子性格特点随即聚焦“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引导拓展读句子,使学生感受第五粒豆能适应环境,遇事冷静,正视现实又努力生长的性格特点。

【教学片段】

师:作为一粒豌豆,在有生长条件该发芽——

生:该发芽就发芽。

师:阳光水分允许,豌豆该长叶——

生:该长叶就长叶。

师:该开花还得——

生:还得开花。

师:不论在怎样的环境里第五粒豆总是想该怎——

生:就怎么样。

师:是啊,这粒豆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处境和未来,只要自己有一丁点发芽生长的机会,便会努力发芽、扎根,拼命生长,乐观的开花结果,发挥自己的作用。那旧板裂缝里被青苔包裹,在小女孩的窗前怎样努力生长,又给这位姑娘带来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探究竟。

通过竞赛回顾,朗读体会豌豆心愿性格,顺势紧扣第五粒豆的话“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进行拓展引导,使学生在对话思考中理解其含义,进一步内化其性格是尊重现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小女孩“好起来”作铺垫。

提问,深度学文。

初步交流走进故事,带着第五粒豆给小女孩带了什么这个一问题,出示“请默读13-24自然段,针对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思考试着提出问题,并写在课本20页空白处。”给出学习要求放手学生静心默读,针对第二部分故事内容再次训练提问能力。

学生经过5分钟的阅读思考,普遍写出一到两个问题,随后交流问题,然后小组进行交流、归并问题,然后引导归类树理能够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核心问题。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都已写出了问题,那我们一起来交流。

1:为什么妈妈说说豌豆苗是个小花园?

师:看来你和编者想到一块去了。勇敢交流的第一人,不错!我也想知道,先把他记下来。(黑板简单记录:小花园?)

2:这位妈妈穷苦的,为什么还住楼房,还有工作?

师:你能联系实际提出问题,真的很厉害!在咱们农村一般看法有工作、能上班住商品楼房的人家是比较富裕。你有没有听说贫困户、特困户?(生点头)同样城市里也有生活困难的人,故事中这位母亲虽说住楼房、有工作,女儿病了一年多了,疾病导致家庭贫困,说明这是个不幸的家庭她就是城市的特困。这样说懂吗?

2:懂了

3:豌豆苗在青苔里里为什么会长的这么好?(黑板一角板书:长得好?)

4:小姑娘的病好了吗?

师:是啊,她的病好了吗?(黑板一角板书:好了吗?)

生:好了。

师:是啊,小姑娘在豌豆苗的陪伴下并一天天好起来,我也想她会康复的!……这位同学你说是不是?

4:是

师:我想这位同学是想问小姑娘为什么会一天天好起来,是吗

4:是

师:那为什么呢?(补充板书:好了吗?为什么?

生:……

师:我也很想知道,那就一起来看看豌豆苗努力生长,小姑娘的病为什么会一天天好起来

这样引导交流,逐步聚光理解故事内容,放手阅读鼓励思考提问 ,训练阅读中思考的习惯,鼓励提出问题的勇气。随机解答有意引导生成教学契机,使内容角度提问训练解决问题理解内容相结合。自主提问、小组归类,最后落在“豌豆苗生长姑娘的病为什么会一天天好起来?”这一核心问上,达到交流生成、以学定教的良好效果。

七、释疑问,顺势导学。

小组交流、班级梳理聚光理解故事的核心问题:“豌豆苗一天天生长,小姑娘的病情有什么变化?她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想想为什么?”PPT出示表格,依据“小豌豆怎样长大、小姑娘怎样好起来”提示,让学生再次浏览13-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豆苗生长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小女孩变化句子。默读后问答式快速交流,对比中理解豌豆苗生长、小姑娘心情愉快,慢慢好起来的关系。

【教学片段】

师:小豌豆钻进长满青苔和霉菌的缝隙里时,小姑娘——

1:小姑娘的身体十分虚弱。

师:小豌豆长出小叶子时——

2:小姑娘心里真高兴。

师:当小豌豆攀着线往上长时,小姑娘比以前——

3:比以前愉快的多了。

师:豌豆形成了小花园时,小姑娘以怎样的眼光望着?

生:兴奋的眼光望着小花园。

师:一个星期以后----

4:小姑娘第一次能坐一整个钟头了。

师:这一天,窗子打开了,小姑娘的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她低下头——

生:轻轻的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像一个节日。

师:这一天小姑娘心里----

1:高兴

2:无比快乐....

师:是啊,小姑娘高兴快乐兴奋不已,在过节!你看,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齐读。(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小姑娘的脸上露出健康的光彩,眼睛放着亮光……

师:请看表格,小姑娘随着豌豆长大病情也一天天好起来,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心情越来越高兴(愉快)……

师:是啊,心情好精神就好,那是什么力量让小姑娘心情好有精神,病情好起来的?

3:是豌豆苗茁壮成长的生命力给了小姑娘力量

师:说的好,小豌豆尽管在缝隙里像个囚犯,可他该发芽就发芽,该生长便生长,豌豆乐观顽强的生命力给了小姑娘力量。由此可见,第五粒豌豆不仅自己快乐的努力生长,还帮助小姑娘战胜病魔。到此,为什么母亲说豌豆苗就是一个小花园?该怎么回答呢?

4:因为豌豆苗开了粉色小花。

师:对,一粒豌豆为小姑娘开出了小花,所以像一个花园。

5:这些美丽的花给小姑娘带来了愉快的心情。

师:美的东西总能让人心情愉快,精神抖擞。那课文又说被青苔包裹的小豌豆像一个囚犯,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停顿)因为总是想——

生:该怎样就怎样吧。

师:哦,在青苔里该发芽——

生:就发芽

师:该长叶——

生:就长叶。

师:该开花——

生:就开花。

师:你觉得它是怎样的一粒豆?

5:顽强的豆

6:乐观的豆

7:有用的豆....

师:的确是顽强、乐观有用的豆。那其他几粒豆结局怎样呢快速找找看。

借助学生提问“小姑娘为什么会好起来?”引导思考读文,解决问题,以问促读、理解内容。通过表格提示,自主画句子,理解豆苗生长给予小姑娘快乐和希望,使她心情愉快、身体才慢慢好起来的原因。再回环问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在跳读对话中感受第五粒豆的“用途”,逐步帮助学生理解主旨,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八、探结局,引导明理

其他几粒豆的结局怎样?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快速引导交流各自“用途”,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片段】

师:第一粒豆想飞到广大世界里去结果---

生:落在水笕里被鸽子吃掉了。

师:还算有点用处。第三四粒想努力射得更远,最后——

生:也被鸽子吃掉了。

师:这两粒也算有点用,帮助鸽子填饱肚子。第二粒想飞到太阳里去,结果怎样了?

生:落到了臭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几个星期,涨的大大的。

师:他还高兴的说——

生:我胖的够美了!……最了不起的一粒。

师:真的是最了不起的豌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1:因为是最用处的。

2:最没用处,还自高自大……

3:它没有发芽开花,没有给别人带来什么用。

师:是啊,他没有一点用处,还自吹自雷,那谁最有用处?

生:第五粒豆!

师:为什么这该怎样就怎样的豌豆最有用途?(板书:有用处、没用处)

1:能顽强生长开花给小姑娘看。

2:不仅自己努力生长,还给小姑娘带来快乐

3:因为它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第五粒豌豆不仅自己适应环境,努力生长,还帮助小姑娘健康快乐,给了她战胜病魔的力量!他才是最有用途的。由此可见,自己要努力干好自己的事,也要尽其所能帮助别人乐,这才是最有用途的。(板书自己快乐、帮准别人快乐)这就是童话我们明白的生活道理。

交流结局对比谈话引导学生深入故事情景,从各自用途探讨出第五粒豆的价值,揭示故事明理,在问题里思考,在情境中明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九、情境,深情理

 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豌豆,努力生长、开出鲜艳的花朵,给小姑娘带来无限的希望和快乐。你看,此刻小姑娘正在幸福地与花儿谈心呢。试猜想他们可能会谈些什么?”随即出示“1.假如你是窗边亲吻豌豆花的小姑娘,你会对豌豆苗说些什么?2.假如你是那株开花的豌豆苗,你会对小姑娘说点什么?选择任一个角色向对方说一两句话。

【教学片段】

1:小豌豆你的绿叶,让我充满希望,你的花朵让我快乐,你给了我顽强的生命力量……

2:小姑娘,我只是该怎样就怎样,努力生长,努力开花,能给你带来快乐,我也很快乐……

“是啊,该怎样就怎样!在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同时,尽其可能帮助别人也是很快乐的事情。第五粒豌豆顽强努力的精神给小姑娘带来希望快乐是我们难忘,那你们是否知道豌豆到底怎样发芽生根长叶扯藤吗?请查阅资料,或者自己种几粒豆观察。再见

这样设计引导思维进入情境,话表达收获情感,深化主题理解,取得润物无声的教育、训练目的。将理解升华与思维表达放在情境里,既是情感主旨升华,也是情景表达所想训练。学习总结抛出查阅探究或实践的问题,将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引向课外,引向生活。

总之,借助故事引导学生形成边阅读边思考,提出问题是阅读策略也是思维启迪。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训练提问能力,这是阅读策略之一,带着问题阅读也是深入理解文本,情感态度能力双线发展的有效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